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 进一步理解“英雄”的概念,树立新的正确英雄观,坚定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梳理回目,知主要内容,明题材结构 思维能力:跳读章节,识英雄人物,知语言风格 审美创造:走近人物,撰写推荐语,辨英雄特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走进《水浒传》,认识水浒英雄。 难点: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学会阅读名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把我校的校园文化墙打造成学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校准备举办“名著英雄人物文化墙展示”活动,我们九年级选择《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和你们通过三个闯关活动,一起走进《水浒传》,寻找真英雄,帮我们班同学从《水浒传》里选几个英雄人物上文化墙。(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完成任务 活动一:知主要内容 明题材结构 1.闯关规则 金圣叹认为读《水浒传》“即得一切读书之法”,整体感知《水浒传》的内容,寻得古典小说阅读之法,方可通过此关。 提示:游戏《水浒荣耀》改编自名著《水浒传》,请阅读课本144—146页,并结合自身已有知识体系,寻得闯关法宝。 2.生浏览回目,阅读课本144—146页的内容。 3.师生交流,了解《水浒传》这部古典小说的创作背景。 出示: 《水浒传》,从根本上说,就是“英雄传”。 说英雄,叹英雄。说他们,就是说时代,说文化,说社会,说人生。 ———《鲍鹏山品水浒》 出示: 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 4.交流古典小说阅读的法宝之一:把握题材特点 5.了解小说的线索和结构特点 (1)生交流 (2)出示: 《水浒传》围绕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这一条线索,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顺时叙述。前40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四十回至七十回写英雄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3)探讨古典小说阅读的另一法宝:了解艺术手法 活动二:识英雄人物 知语言风格 1.闯关规则 根据《水浒传》中的情节和人物,回答呈现出的问题,答对进入下一题,答错则本关卡闯关失败。 2.快速浏览,走进经典 3.趣识英雄:猜猜他是谁? 提示: (1)他凌空一脚,从此一个市井泼皮成功逆袭朝廷官员。如果他活在今天,怕是能挽救中国足球吧! (2)他跑得非常快,日行八百里,几乎承包了梁山所有出差任务。 (3)他的发型很是潮流,鬓角一片红色,走在结街上定是最靓的仔! (4)这个家伙真是衰神附体,押送什么丢什么! (5)郓城县的“活雷锋”,居然杀人啦! (6)他就是个“傻白甜”,不!应该说是粗暴又单纯的是“傻黑甜”! 4.了解作品语言风格特点,探寻古典小说阅读的另一法宝:体会语言风格,生交流。 出示: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之一。其叙事主体为白话,但其中穿插许多诗词曲赋,让小说别具特点。而且《水浒传》语言贴近当时的生活,俚俗而又生动,极富表现力。 活动三: 寻找真英雄 撰写推荐语 1.请小组选择最喜欢且认为最具英雄特质的人物,结合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请根据手中任务单英雄推荐语的例子,为你们小组选定的英雄撰写推荐语。 出示: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3.探寻古典小说阅读的另一法宝:分析人物形象 4.寻找真英雄 撰写推荐语 出示: 每个小组结合你们刚刚阅读的相关情节和人物言行,先小组内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