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1755

【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9.3 极地地区分层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粤人版七下地理

日期:2025-11-2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113938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下,人版,学年度,2025,--2024,答案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极地地区 1.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区域认知) 2. 能够运用相关资料,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综合思维) 3. 能够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研价值,理解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秦岭站是一个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先进的南极常年考察站。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绿色考察”理念贯穿秦岭站设计、建设全过程,秦岭站利用的能源最有可能是( ) A.水能和地热能 B.核能和太阳能 C.风能和太阳能 D.石油和天然气 2.南极科考主要是为了( ) A.探索和保护丰富的森林资源 B.开发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 C.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 D.创设游客观光的休憩区域 1.C 2.C 【解析】1.南极地区风力较大,气候干旱,降水少,多晴朗天气,风能和太阳能比较丰富,因此可知,秦岭站利用的能源最有可能风能和太阳能,C正确;核能的利用存在潜在的核辐射和核废料处理等问题,不符合“绿色考察”理念,B错误;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水资源主要以固态形式存在,不利于水能的开发,南极地区的地热能开发技术和可行性尚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A错误;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和气候生产负面影响,与“绿色考察”理念相悖,D错误。故选C。 2.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是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等科学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所以世界多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C正确,南极森林资源不丰富,A排除。并不是为了开发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创设游客观光的休憩区域,BD排除。故选C。 3.考察站房屋在第二层,底部通透,不禁令人想起傣家竹楼,但二者目的不同,是因为秦岭站( ) A.防雨 B.防风雪 C.防干旱 D.防风沙和暴雪 3.B 【详解】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多暴风雪,考察站房屋在第二层,底部通透,是为了防止积雪掩埋,防风雪,B正确,C错误;南极地区降水稀少,不需要防雨,A错误;南极地区冰川广布,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基本无风沙,D错误;故选B。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秦岭站、长城站与中山站是我国在南极的三个常年考察站。秦岭站优先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占比超过60%。图为中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南极三个常年考察站共有的特点是( ) A.2月气温最低 B.有北极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大气降水稀少 5.秦岭站优先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的主要原因是( ) A.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B.南极洲缺少传统能源 C.人口密度大耗能较多 D.注重绿色环保的理念 4.D 5.A 【解析】4.2月是南极洲的夏季,气温较高,A错误。北极熊主要在北冰洋沿岸,南极洲没有北极熊出现,B错误。秦岭站、长城站与中山站是我国在南极的三个常年考察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之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C错误。南极气候酷寒、干燥,故南极三个常年考察站大气降水稀少,D正确。故选D。 5.秦岭站优先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的主要原因是:南极终年烈风,风能丰富,考察期间一般选择当地的夏季,南极太阳能资源丰富,A正确。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等传统能源,B错误。南极洲气候酷寒,没有常住人口,C错误。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等传统能源,但是很难开挖,采用风能和太阳能容易利用,注重绿色环保的理念不是最主要的原因,D错误。故选A。 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人类对于极地科学探索的渴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极地远离人类生活环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