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3848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中图版】

日期:2025-04-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518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册,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 cover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核心素养整体教学设计 一、本单元内容解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单元教学设计的内容来源于2019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该章节主要包含两节内容: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两节内容是地理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后续的气候、洋流、时区等复杂地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主要介绍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运动特征以及它们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节,能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运动特征,理解昼夜更替、地方时等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 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包括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更替以及五带的划分等。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还能培养他们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二)单元内容分析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恒星日(23时56分4秒)和太阳日(24小时)。自转导致昼夜更替和地方时的产生。 公转: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周期为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和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公转引起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由于地球自转,昼半球和夜半球不断更替,调节地表温度。 地方时:同一纬度地区,东面的地点比西面地点先看到日出,形成不同的地方时。 地转偏向力:除赤道外,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其他地区随纬度增高变化幅度加大。 季节更替:由于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 五带的划分:根据有无极昼极夜和有无太阳直射,将地球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单元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两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其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地理实践、信息技术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使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分解 (一)人地协调观 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学习地球运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学生能够理解人类活动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例如,昼夜更替、季节更替等自然现象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树立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通过探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例如,在利用太阳能时,需要调整集热板的角度以提高集热效率,这就需要考虑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二)综合思维 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学生在学习地球运动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认识地理环境。例如,在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时,需要综合考虑地球公转、自转以及黄赤交角等多个因素。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解释某地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时,需要综合考虑纬度、季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