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八 基因的本质 [知识网络] 考点一 PART 01 第一部分 考点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1.肺炎链球菌类型的比较 类型 菌落 荚膜 致病性 S型细菌 _____ ____ ____ R型细菌 _____ ____ ____ 光滑 有 有 粗糙 无 无 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1)实验①②对比说明_____。 (2)实验②③对比说明_____。 (3)实验②③④对比说明_____。 (4)结论:_____ _____。 R型细菌无致病性,S型细菌有致病性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无致病性 R型细菌能转化为S型细菌 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转化因子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原理:只有加入 _____时,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 (2)过程 (3)结论:_____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DNA DNA 4.比较肺炎链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 项目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培养 细菌 _____体内培养 _____体外培养 实验 原则 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致病性对照 S型细菌体内各成分的相互对照 实验 结果 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_____ _____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小鼠 培养基 S型活细菌 S型细菌的DNA 项目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 结论 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_____ _____是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联系 ①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②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_____,而体外转化实验则进一步说明_____;③实验设计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转化因子 DNA 某种转化因子 转化因子就是DNA 二、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1)噬菌体的结构 (2)噬菌体的增殖 ①模板:进入细菌体内的是_____。 ②合成噬菌体的DNA的原料:_____。 ③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的原料:_____,场所为_____。 噬菌体的DNA 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大肠杆菌的氨基酸 大肠杆菌的核糖体 2.实验方法 放射性_____法,用_____分别标记_____。 同位素标记 35S、32P 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3.实验过程 (1)标记噬菌体 (2)侵染细菌 4.实验结果分析 分组 结果 结果分析 对比实验 (相互对照) 被35S标记的噬菌体+细菌 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_____ 被32P标记的噬菌体+细菌 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 _____ 5.结论:_____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 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 DNA 三、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及遗传物质 1.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实验结论:_____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_____不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RNA 蛋白质 2.探索结论 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实验证明_____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NA 绝大多数 √ (2023年7月·广东学考)艾弗里用实验证明了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 A.脱氧核糖核酸 B.蛋白质 C.核糖核酸 D.脂质 解析: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脱氧核糖核酸)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此实验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 ) A.35S标记的蛋白质 B.32P标记的DNA C.35S标记的蛋白质和32P标记的DNA D.不含35S标记的蛋白质和32P标记的DNA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是把 32P标记的DNA注入了细菌的体内,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 1.艾弗里所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 A.蛋白质是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