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儿 科 护 理 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论 目录 CONTENTS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急性感染性喉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 01 02 03 04 肺炎 05 学习目标 1.了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2.掌握不同年龄小儿呼吸频率的正常值。 3.掌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小儿气管异物的概念及病因。 4.能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小儿气管异物患儿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小儿及其家庭进行健康教育。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一节 婴幼儿的鼻腔较短、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因此易受到感染。发生感染时,鼻腔黏膜易充血肿胀而堵塞鼻道,造成小儿呼吸困难或因张口呼吸而影响吸吮。 一、 解剖特点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 上呼吸道 小儿的胸廓呈圆筒状,膈肌位置高,呼吸肌发育差,纵隔在胸腔所占据的空间较成人大。 (三) 胸廓与纵隔 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管腔相对较狭小,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黏膜血管丰富,但黏液腺分泌不足造成气道较干燥,纤毛运动差导致清除能力弱,因此易发生感染,也易因感染而发生呼吸道阻塞。 (二) 下呼吸道 一、 解剖特点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需氧量高,又因其解剖因素使肺的扩张受到一定的限制,故需通过对呼吸频率的调节来满足其生理需要。 (一) 呼吸频率与节律 婴幼儿的膈肌相对比肋间肌发达,故其呼吸方式为腹膈式呼吸。 (二) 呼吸类型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 生理特点 01 02 03 (三) 呼吸功能 小儿年龄越小,呼吸储备量越低。婴幼儿的呼吸潜力小。 (四) 动脉血气分析 虽然新生儿和婴儿的肺功能不易检查,但是可通过动脉血气分析来了解其血氧饱和度水平和血液的酸碱平衡状态。 三、免疫特点 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弱。婴幼儿的咳嗽反射及呼吸道纤毛运动差,对吸入的尘埃等异物的清除力低。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一) 病因 可导致上感的病原体种类繁多,但90%以上的上感由病毒感染所致。引起上感的病毒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一、 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当发生上感时,患儿的鼻腔、咽部及喉黏膜充血、水肿,可见上皮细胞破坏,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性及黏液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后,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大量脓性分泌物。 (二) 病理及发病机制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 症状 (1) 局部症状:主要为鼻咽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咽部不适和咽痛、喷嚏、干咳等。 (2) 全身症状:幼儿可有发热、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等表现。 二、 临床表现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 普通类型上感 2. 体征 查体可见婴幼儿咽部充血、肿胀,扁桃体肿大并有渗出物,下颌及颈部淋巴结有时亦可肿大、有触痛。 病原体为腺病毒,好发于春夏季节,可散发或小范围流行。患儿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性表现。 2. 咽-结合膜热 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好发于夏秋季节,起病急。患儿以高热、咽痛、流涎、厌食为主要表现。 1. 疱疹性咽峡炎 (二) 特殊类型上感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可导致中耳炎、鼻窦炎、喉炎、咽喉壁脓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并发症,婴幼儿以并发肺炎最严重。 (三) 并发症 发生病毒感染时,患儿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发生细菌感染时,患儿的白细胞总数增高,主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