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6806

【素养测评】苏教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仿生》素质评估卷(含答案+答题卡)

日期:2025-05-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5442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答题,答案,评估,素质,仿生,第二
    【素养测评】第二单元《仿生》素质评估卷(苏教版) (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笔 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 正确填涂 错误填 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mm 黑 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 ( 姓 名: _____ 准考证号: )科学·答题卡 ( 一、填空题 1._____ 2._____ _____ 3._____ 4._____ 5._____ _____ 6._____ 7._____ 8._____ 9._____ _____ 10._____ 二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 D ] [A] [B] [C] [ D ] [A] [B] [C] [ D ] [A] [B] [C] [ D ] [A] [B] [C] [ D ] [A] [B] [C] [ D ] [A] [B] [C] [ D ] [A] [B] [C] [ D ] [A] [B] [C] [ D ] [A] [B] [C] [ D ]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三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连线题 将下列动植物与 受 其启发而发明的物品连起来。 蔷薇花刺 尼龙搭扣 苍耳 飞机机身 蒲公英 降落伞 鸟的身体 塑料吸盘 八爪鱼 带刺的铁丝网 河鲀 形状可变的试管刷 五 、 简答题 1._____ 2._____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六 、 实验题 1 . _____ _____ 2. _____ 3. _____ 4. [ A ] [ B ] [ C ] 七 、 综合题 1 2 3 4 [A] [B] [C] [ D ] [A] [B] [C] [ D ] [A] [B] [C] [ D ] [A] [B] [C] [ D ] )/ 让教学更有效 五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 【素养测评】第二单元《仿生》素质评估卷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填空题(26分) 1.如图,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脚骨是组成_____结构。 2.科学家发现,像蚂蚁、竹节虫这些昆虫有三对足,在爬行时总是以_____为一组,以_____支架结构交替前行。 3.一门人们从自然中学习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各种人造物,进而运用到工程技术中的学科叫作_____。 4.肌肉、_____和骨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5.海豚能在水中畅游无阻与其眼睛无关,它是用_____和_____配合起来探路的。 6.蝙蝠的嘴里能够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叫_____。 7.工程师借鉴昆虫三角步态,设计了六足机器人,这一成果应用了_____原理。 8.公元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佩波斯提出猜想:截面呈正六边形的密铺的蜂窝巢房,是蜜蜂采用最少量的蜂蜡建成的。这一猜想被称为———_____”。 9.1938年,由于_____的发明,科学家才完全证实蝙蝠是通过_____来定位的。 10.鸡蛋壳、灯泡玻璃罩、头盔等能将受到的很大压力分散到物品表面,这种具有优越的受力性能、轻便省料的物品结构称为_____。 二、选择题(20分) 1.篮球是一项十分受人喜欢的运动,姚明是我国著名的篮球运动员,下图中姚明正准备投篮,此时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