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核反应 结合能 (分值:100分) 1~7题每题7分,共49分 考点一 核反应 1.原子核可以实现人工转变,例如一个Na核俘获1个α粒子后变成1个新核,并释放某个粒子X,其核反应方程为NaHeMg+X。则X粒子为( ) A.n B.e C.H D.γ光子 2.(2022·湖北卷)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我国科学家王淦昌先生首先提出证明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如果静止原子核Be俘获核外K层电子e,可生成一个新原子核X,并放出中微子νe,即Bee→Xνe。根据核反应后原子核X的动能和动量,可以间接测量中微子的能量和动量,进而确定中微子的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X是Li B.核反应前后的总质子数不变 C.核反应前后总质量数不同 D.中微子νe的电荷量与电子的相同 考点二 原子核结合能 比结合能曲线 3.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等于将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能量的最小值 B.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小于原来原子核的结合能 C.重核与中等大小的原子核相比较,重核的比结合能小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4.(2023·江苏省调研)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U核的结合能比Kr核的大 B.U核比Kr核稳定 C.两个H核结合成He释放28 MeV能量 D.Li核的结合能约为15 MeV 考点三 质量亏损 质能方程 5.下列有关质能方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就是能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B.由E=mc2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的质量作为它所蕴藏的能量的量度 C.核反应中发生的“质量亏损”是消失的质量转变为能量 D.因为在核反应中产生能量,有质量的转化,所以系统只有质量数守恒,系统的总能量和总质量并不守恒 6.放射性同位素Li(锂5)是不稳定的,它会分解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已知Li、α粒子、质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光速为c,则上述过程( ) A.释放的能量为(m1-m2-m3)c2 B.释放的能量为(m2+m3-m1)c2 C.吸收的能量为(m1-m2-m3)c2 D.吸收的能量为(m1+m2+m3)c2 7.(多选)在某些恒星内,3个α粒子结合成一个C,C原子核的质量是12.000 0 u,He原子核的质量是4.002 6 u,已知1 u的质量对应931.5 MeV的能量,则此核反应所释放的核能约为( ) A.7.265 7 MeV B.5.265 7 MeV C.1.16×10-12 J D.1.16×10-9 J 8~10题每题9分,11题13分,共40分 8.已知中子的质量为mn,质子的质量为mp,氦核He)的质量为m,真空中光速为c,则氦核的比结合能为( ) A. B. C. D. 9.(多选)(2024·江苏省月考)钚的一种同位素Pu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如图所示,其衰变方程为PuUHe+γ,则( ) A.核反应中γ的能量就是Pu的结合能 B.核燃料总是利用平均结合能小的核 C.U核比Pu核更稳定,说明U的结合能大 D.该衰变过程是α衰变 10.(2024·辽宁省联考)日本核废水排海将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影响。核废水中包含63种放射性物质,除了氚之外,废水中还含有铯-137、铯-134、锶-90、钴-60、碘-129、钉-106等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沉降物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其中碘-129的半衰期长达1 570万年,锶-90的半衰期为28.79年;铯-137发生β衰变,衰变过程中放出β粒子生成钡-137,铯-137的半衰期约30年。关于核辐射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污水中的铯-137在30年后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B.铯-137的β衰变方程为CsBae C.铯-137的结合能小于钡-137的结合能 D.铯-137衰变过程中不一定有质量亏损 11.(13分)(2023·江苏省高二月考)硼中子俘获疗法是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其原理是进入癌细胞内的硼核B)吸收慢中子,转变成锂核Li)和α粒子,释放出γ光子。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