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7030

第五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课件 练习,共2份)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日期:2025-04-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22433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2份,第三,必修,选择性,2019
    章末检测试卷(五)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关于核反应方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HHHen是α衰变 BUnXeSr+1n是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主要方式 CThPa+X中的X是质子 DHHHen是核聚变,反应后的总质量较聚变前增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的γ射线可能是原子中的内层电子跃迁时产生的 B.图乙中原子核衰变放出β粒子,说明β粒子是组成原子核的一种粒子 C.图丙的γ射线测厚装置,若探测器测得的射线越弱,说明金属板厚度越厚 D.图丁中氡的半衰期是3.8天,说明20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还剩下5个未衰变 3.(2024·湖南省校联考)钍(Th)是一种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物内的金属元素,该元素经过中子轰击,可得到铀233,因此它是潜在的核燃料,钍的同位素之一钍234的衰变的方程为ThX+b+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233 B.b为中子 C.γ光子来自X D.X不再具有放射性 4.(2023·成都市高二期末)近年来,广汉三星堆不断挖掘出重要文物,引起全球考古界的关注。考古学家们利用放射性元素C的半衰期可以确定文物的年代,其衰变方程为C→Xe,则 (  ) A.X核中的核子数是7个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C的衰变 C.100个C核经过2个半衰期后,还剩下25个 DC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并放出一个电子 5.(2023·宜宾市高二期末)2023年4月13日,中国“人造太阳”反应堆中科院环流器装置(EAST)创下新纪录,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为可控核聚变的最终实现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核聚变的核反应燃料主要是铀235 B.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 C.氘氚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为HHHen D.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少 6.(2023·成都市高二期末U半衰期极为漫长且清理困难,所以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而持久。设U发生α衰变形成新核X,同时放出γ射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衰变过程的方程可写为HeX BU的结合能和新核X的结合能之差即为α粒子的结合能 C.衰变反应中的γ射线为高频电磁波,具有极强的穿透性 D.质量为m的U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产生的新核质量为m 7.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静止着一个原子核,某一时刻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出的α粒子与生成的新核在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得到α粒子与新核的轨迹是外切圆。已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α粒子的质量数为4,电荷量为2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核与α粒子的轨迹半径之比为1∶45 B.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与α粒子的动能之比为4∶117 C.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与α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之比为117∶90 D.放出的α粒子对应的轨迹是大圆,α粒子和新核绕行的方向均为顺时针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2023·北京市海滨月考)不同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不同,如图是按照实际测量结果画出的比结合能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56Fe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最大,核最稳定 B.重核裂变生成的产物比结合能增大,吸收能量 C.轻核聚变的产物平均核子质量比聚变前小 D.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平均核子质量大 9.某行星内部含有氦核He),在一定条件下氦核经过核反应会生成碳核C)。已知1个质子的质量为mp,1个中子的质量为mn,1个氦核He)的质量为m1、1个碳核C)的质量为m2,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e转变为C的核反应方程为HeC BHe转变为C的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6mp+6m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