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总结提升 【体系构建】 【素材链接】 近代中国历史的客观实际决定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民主主义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不过,在近代中国,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无法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成功,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才能胜利。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头几年,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到1952年,国营经济的比重首次超过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党的领导人开始考虑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开始提出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了正确的路线;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倡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经济社会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为在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信息解读】 信息提取 知识对接 近代中国历史的客观实际决定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民主主义革命 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在近代中国,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无法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到1952年,国营经济的比重首次超过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党的领导人开始考虑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⑤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 ⑥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开始提出以苏联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⑧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