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议题1:怎样用唯物史观的知识,正确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 [情境]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新的文化使命。各地有关部门结合自身工作,以实际行动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庆奉节大力推进城市建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利用文化景观石、地面投影等,让诗词文化以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通过不断创新博物馆红色资源的打开方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井冈山的红色历史,在旅游中感悟井冈山精神,涵养文化自信;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古老的长城关流光溢彩,充满西域风情的胡旋舞尽显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之美,引得游客流连忘返。 任务小组讨论:结合情境,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说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正确性。 提示: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新的文化使命,是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利于促进文旅融合,带动经济发展。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利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 议题2:怎样用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分析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原因 [情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很快步入老龄社会。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该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属设施、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获取、使用和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等提供便利。残疾人、老年人之外的其他人有无障碍需求的,可以享受无障碍环境便利。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遵循安全便利、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统筹城镇和农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差距。 任务小组讨论:结合情境,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原因。 提示: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遵循安全便利、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维护人民群众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的切身利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书写者和创造者。 2.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辩证理解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关系,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 (2)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