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经过小学科学有关生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本单元《校园生物大搜索》、《形形色色的植物》、《多种多样的动物》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地球生物的多种多样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本单元最后一课《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建立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上的一个总结和提升。 人类和动植物、微生物等共同生存在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人类有直接,间接和潜在价值,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此外,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还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等作用。但由于目前人类的不当行为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本课主要是通过呈现各种具有说服力的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概念,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课聚焦部分通过呈现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和谐共存提出核心问题“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怎么保护?”探索部分通过三个不同的活动:交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以及制作宣传性海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最后通过三个研讨问题,将学生的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保护环境,从生活小事做起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个单元前四课已经重点学习了形形色色的植物以及多种多样的动物,并且还学习了相貌各异的人以及了解了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对于物种多样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知。可以说出我们生活中有种类繁多的其他生物,他们和我们人类一起和谐共处在地球上,也对于一些物种的灭绝有了了解。但是学生对于“为什么要保护物种多样性”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掌握局限,没有深入了解其内核,并且在“如何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问题上认识还不够全面,因此需要教师在这节课给予及时的引导。再者,学生对于物种多样性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和抽象,教师可以借助更多相关视频、图片以及资料等辅助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衣食住行等的重要资源。 2.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3.人类的不良行为使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威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生活中获取证据,描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2.能够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3.能够基于分析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原因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生物及其周围环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 意识到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及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分析材料,说出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义以及价值。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措施。 【材料准备】 教学课件、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1.聚焦 教师活动:提前准备有关于动物和植物的多张照片和视频材料(链接:https://www./v_19rr44qv3w.html),展示给学生。再给学生呈现人类污染环境、动植物灭绝等图片或者视频,并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提问:我们现在的物种多样性正在遭受人为的破坏,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呢? 学生思考: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可视化材料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地球上生物的美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回顾梳理地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紧接着画风一转,通过一系列有冲击性的图片或者视频材料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正在对物种多样性进行毁灭性的破坏,进而将研究问题转移到“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问题上,然后追问“我们可以怎样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