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9256

4.1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6286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房里,物质,变化,教学设计
  • cover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聚焦于厨房里的物质及其变化,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和"物质的变化"两部分内容。厨房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地点,在这总是储存有很多物品,同时发生着很多食物的变化,如切菜时的形状变化、炒菜时的生熟变化等。观察厨房里的物质及其变化既能拉近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也将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科学学习方法贯穿其中,并初步帮助学生建立了物质观的哲学思想。 本课教材共设计了3个活动。一是观察厨房里的物质,初步渗透物质的特征决定其用途的规律;二是观察、分析厨房中常见物质的变化,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无处不在,而且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三是对不同的变化进行分析归类,可以按照“是否产生新物质”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物体一词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于物质一词比较生疏,因此教师在课上可以通过例证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身边的一些触觉所感知到的实在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在学习本课前,大部分学生在家中厨房观察过物体变形、水的三态变化、燃烧、生锈等常见现象;在三年级《水》单元,学习过"水、水蒸气、冰三者只是状态发生改变,但它们仍是同一种物质———水"、“纸被撕成小片,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等相关知识。为本课认识物质变化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对水、食盐、铁锅等厨房中的物质特征进行观察描述。 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 初步养成乐于观察身边常见物质变化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 初步感受身边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并且影响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对不同的物质变化进行分类 难点:初步理解“物质”的含义 【材料准备】 实验记录单;板书贴; 烟花制作原理视频:https://mp.weixin./s/QXKyGdg2u4QB29yz0lbtOg 泡沫灭火器原理视频:源自微信视频号“应急必学小知识”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1.聚焦 教师活动:ppt播放大量图片,如书、桌子、电灯、水、花草树木、鸟兽虫角。师介绍物质概念:上课用的课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种食物,这些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比如,我们的桌子由塑料和金属这两种物质构成。各种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图片和教师讲解帮助学生认识"物质"这一新概念,并区分物体和物质。 探索 (1)厨房中的物质 师活动:出示一张厨房的照片,提问学生:你留意过厨房有哪些物质吗? 学生活动:思考厨房中有哪些物质。 设计意图:判断学生是否了解"物质"这一新概念。 教师活动:小结"厨房中有各种各样的物质"。ppt出示"水、食盐、铁锅"等物品的图片,提问学生:老师也找到了厨房中的几种物质,它们有什么特征?又有哪些用途?在学生初步回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感官认识(颜色、样子、气味、触觉等)和已掌握的科学知识(状态、软硬程度、材料特征、物体传热性能)去描述特征,并举例说明: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流动性强,可以用来清洗食材。 学生活动:学生初步思考水、食盐、铁锅的特征和用途。在教师引导后填写在表格中。如:食盐是白色的微小晶体,味道是咸的,可以作为调味品;铁是一种金属,重量轻,坚硬且导热性快,可以用来制作铁锅炒菜。 教师活动:小结"物质的特征决定用途"。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科学地描述物质的特征和用途,并建立起相关联系:"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