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32043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九单元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课件+学案+作业含答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32754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高中,合作,作业,学案,课件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课程标准 子目逻辑 关键导览 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全球性问题,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第二个子目是“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第三个子目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子目讲述了当今世界局势及国际治理体系变革的相关内容。 1.一个倡议:“一带一路”倡议 2.两大问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 3.和平三挑战:地区冲突、安全威胁、霸权主义 4.发展三问题:经济危机、南北差距、贫富分化 5.解决全球性问题三对策:建立国际组织、改革全球治理机制、中国方案 任务一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1.现状 (1)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得到政治解决。 (2)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2.思考: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促进因素有哪些? 提示: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东西问题和南北问题 “东西问题”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和战问题,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南北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问题,即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的问题。 阅读教材P140“学思之窗”。思考:如何理解邓小平这段话? 提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整个世界已经成为密切的联系一体,任何国家都不能规避经济全球化。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存在,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邓小平在接见日本访华团时说的话就是在肯定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的主要任务。 ———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史料 1992年 中法加入核不扩散条约 1996年 中、美、英、法、俄等149个国家先后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中国宣布暂停核试验 1999年 美国在没有安理会授权情况下轰炸南联盟,并且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2000年 朝韩首脑会晤,承诺为实现半岛统一展开交流;在悉尼奥运会上,双方队员首次打着朝鲜半岛旗走进会场 2001年 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造成3 533人丧生,6 453人失踪,美国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 000亿美元 1990年以后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在诸多国际政治和外交问题上保持了极大的冷静和克制;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 思考:阅读上述史料,并对史料进行合理的解释。 提示:冷战结束后,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相关国家达成一致意见;朝鲜半岛问题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同时,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并无视中国国家主权,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进行轰炸;恐怖分子进行恐怖袭击,也在极大程度上威胁着世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呈现出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的局面。 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①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 ②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③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而两次世界大战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2)发展是和平的保证 ①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共享,为彼此和平共处提供了物质保障,抑制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②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③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