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32059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件+学案+作业含答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57487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高中,战后,作业,学案,课件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程标准 子目逻辑 关键导览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 2.理解一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动。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展示了一战前后世界发展的情况。第一个子目是“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第二个子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三个子目是“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从背景、进程和影响三个角度讲述了一战。 1.一个根源: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一个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3.一个战后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两个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5.两大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6.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 7.四对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德矛盾、俄奥矛盾 任务一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帝国主义阶段 (1)原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政策:它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大战的酝酿 (1)思考: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主要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德俄矛盾、俄奥矛盾。 (3)两大军事集团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4)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3.爆发 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思考:如何认识一战的性质? 提示: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帝国主义战争 帝国主义战争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进行的战争。帝国主义战争是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战争,对社会生产力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遭到全世界人民的谴责与反对。 阅读教材P85“思考点”,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提示: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展开激烈争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引发了一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及标志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萨拉热窝事件是其导火线。1914年7月,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史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用伍德罗·威尔逊的话来说:“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如同一切战争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思考:根据史料,概括作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认识,你是否同意,说出理由。 提示:认识:作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人性的普遍弱点。不同意,这一观点显然是不准确的。 理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尖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不能简单归因于人性的弱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史料 陈独秀说:“德意志以帝国主义为害世界,吾人之所恶也,列国讨之,亦以尊重自由正义与和平,不得不除此军国主义之怪物。”他还特别指出,法兰西人“嗜和平、博爱、自由,根于天性,成为风俗也”,他们参战是“为平等、博爱、自由”而战。 ———摘编自蒋红艳、胡明辉《试论陈独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 思考:结合史料回答,陈独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是一种怎样的认识?你是否赞同?原因何在? 提示:认识:陈独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发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