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特征 干旱的自然环境 1.西北地区位于( ) A.大兴安岭以东 B.长城、昆仑山脉以北 C.横断山脉以西 D.内蒙古高原以南 读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2~3题: 2.读图判断,西北地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湿润 B.半湿润 C.半干旱 D.干旱 3.图示地区自东向西,植被分布的大致变化规律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草原与牧场 4.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主要原因是( ) A.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 B.降水少,草原多 C.这里的优良畜种多 D.经济效益高 5.下列优良畜种不属于西北地区的是( ) A.三河马 B.阿拉善骆驼 C.鲁西黄牛 D.新疆细毛羊 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下图示意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比重。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严重 B.荒漠化严重 C.森林资源减少 D.污染严重 7.针对上题所述环境问题,我国在下图所示地区建设了( ) A.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 B.“三北”防护林工程 C.沿海生态林工程 D.黄河防护林工程 读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示意图,回答8~9题: 8.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对西北地区解读正确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的地貌特征显著 B.该区大部分位于我国的季风区,降水较多 C.内蒙古西部的草原出产三河马、三河牛 D.该区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汛期主要在夏季高温时期 9.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可信的是( ) A.西北地区人口稠密 B.民居为高架屋,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C.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D.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45°N~50°N的优质奶源带,被誉为“乳都核心区”。下图示意内蒙古的植被分布。据此回答10~11题: 10.“乳都核心区”地处(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1.导致甲—乙—丙植被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 B.海拔 C.纬度 D.地形 河西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物古迹众多,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不断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甘肃省地形与降水分布。据此回答12~14题: 12.甘肃天水的小明,暑假乘汽车到敦煌旅行,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热量 C.地形类型 D.光照强度 13.与华北平原制种基地相比,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优势条件是( ) A.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捷 B.地形平坦,利于耕种 C.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D.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14.河西走廊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节水技术改进 B.机械化水平提高 C.土壤肥力下降 D.市场需求改变 读我国西北某荒漠化地区的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15~16题: 15.图示地区出现⑤地植被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16.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全部种树 B.①地种硬叶林 C.②地种草 D.③地种阔叶林 17.下图是西北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大体位于① (山脉)以西,长城和② 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北,地处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 (2)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该地区以 (气候类型)为主。 (3)西北地区农业生产部门以 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地区,④是 平原,人们引黄河水灌溉,被誉为“塞外江南”。第一节 区域特征 干旱的自然环境 1.西北地区位于( B ) A.大兴安岭以东 B.长城、昆仑山脉以北 C.横断山脉以西 D.内蒙古高原以南 读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2~3题: 2.读图判断,西北地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D ) A.湿润 B.半湿润 C.半干旱 D.干旱 3.图示地区自东向西,植被分布的大致变化规律是( A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