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57-58页内容和“做一做”及第60页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 教学难点: 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 简单说说下面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3、出示圆片图形: (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钟面、车轮、水杯、碗口等)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自学课本p56-57 (1)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纸片。 (2)课本第58页动手折一折。 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呢? (3)指出纸片的圆心、直径和半径。并在剪下的圆中分别标出。 2、自学,教师巡回指点,发现难点。 3、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个别学生上台指出。 4、小组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想一想: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半径、多少直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不在同一个圆中呢? (4)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板书: ①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②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③在同一个圆里,d=2r; (2)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通过学生折一折、量一量、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了圆的特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让个别学生说出老师刚才是如何画圆的。 学生自学课本第57页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3、小组内画r=3cm的圆。组长检查评比,然后全班评比。 4、完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仍然采用自学为主,让他们自己动手探索画圆的方法,充分尊重其 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了画圆,掌握了画圆的技巧。】 三、巩固练习 1、判断,并说明理由。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4)圆的半径都相等。() 2、请试着用圆规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你能发现什么?说一说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3、完成第60页的第2、3题。 生独立完成后,再由学生自己讲评。 4、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即第60页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查看,发现疑难。 小组内评比,纠错。组长组织解决存在问题 5、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四、总结梳理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还有什么提议吗?觉得在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作业:完成第60页的第1、5题。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