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36538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后提升训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303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学年,2024-2025
  • cover
第二单元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基础巩固】 1.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喝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由此可以推知,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  ) A.不同群体的职业存在世袭 B.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C.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 D.妇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2.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 A.冲击了印度森严的等级壁垒 B.宣扬了自由民主 C.顺应了婆罗门的统治需要 D.挑战了国王的权威 3.有学者指出,古代菲律宾使用过一种名为“巴伊巴因”的文字,和东南亚的多种文字一样,是由南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化而来的;越南北部发现了改编后的《罗摩衍那》的口头文本,把安南(今越南)变成了十车王的阿逾陀国(中印度古国)。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东南亚难以创造出独特的文明形态 B.古印度文明体现出开放包容的特性 C.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具有重要的影响 D.古印度文明推动东南亚的人口迁移 4.李氏王朝的第四代君主世宗于1446年颁布了朝鲜半岛最早的表音文字———训民正音”,意思是教百姓以正确字音。颁布后不久,一些士大夫便上书反对。他们把汉字誉为“苏合之香”。据此可推知(  ) A.汉字是世界上最高雅的文字 B.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文字 C.汉字在朝鲜的影响力很大 D.朝鲜文字的价值不大 5.8世纪中期,日本在中央设置太学,在地方设立国学,选择儒雅博学之士担任博士、教授、助教等职位,授课内容为唐朝的律令、经学、音韵、文学、书法、算数等知识。这些举措(  ) A.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互鉴 B.表明日本全面效仿唐朝制度 C.促进了大化改新的推行 D.推动了汉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6.据考察,平均每个玛雅家庭有5口人,如果一个玛雅农民一个家畜都不养,那么他用48天的劳动时间就能生产出全家全年食用的玉米。材料表明(  ) A.玛雅文明在美洲发展程度最高 B.玛雅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 C.农业发展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 D.畜牧业影响玛雅人的劳动生产 7.在印加帝国蒂亚瓦纳科遗址中,还保存着一座卡拉萨萨亚神庙,庙中有巨石砌成的太阳门,每年春分正午的阳光必径直穿过此门;门上刻有花纹,上一排为完整的金星历,预算50年的运转值与实际情况只差7秒钟。这主要反映了印加人(  ) A.虔诚的宗教信仰 B.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C.天文学知识领先世界 D.已经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 8.一位考古学家说:“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一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这段话表明,古代美洲地区的文明(  ) A.相互联系,不断交往 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 C.战争不断,冲突激烈 D.多元发展,相互交融 【能力提升】 9.古印度史诗《薄伽梵歌》(约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中有如下训示:“尽你该尽之责,哪怕其卑微;不要去管其他人的责任,哪怕其伟大。在自己的职责中死,这是生;在他人的职责中活,这才是死。”对其解释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植根于封建制度 B.凸显了神权威严 C.宣扬了众生平等 D.蕴含着种姓思想 10.《摩诃婆罗多》描述了婆罗多族两大王室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为争夺王位继承权,冲突不断,最终在俱卢开战的故事。这部史诗包括了难以计数的有关国王、王子、智者、魔鬼和诸神角色的桥段。据此可知,《摩诃婆罗多》(  ) A.注重记载古印度的民风民俗 B.反映了古印度分裂动荡的社会现实 C.印证了印度教产生后受到压迫的历史 D.体现了古印度宫廷文学的辉煌成就 11.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某大臣主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