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37805

高二年级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复习试题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4476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二年级,选择性,必修,文化交流,传播,复习
  • cover
高二级年级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1963年,在陕西宝鸡发现了距今3000年的一件铜尊,底部有12行122字的铭文。铜尊的铭文里出现了一句话:“宅兹中或(国),自兹父民。”这体现了该时期(  ) A.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形成 B.初期国家形态形成 C.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重视 D.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2.北朝时期,道教造像常呈现一主尊与两侧胁侍的构图,其形式来源于同时期“三佛并立”的造型创意,并使用狮子这种外来动物作为护法。这种现象表明(  ) A.民众审美观念日渐趋同 B.道教热衷于造像 C.文化艺术在融合中创新 D.佛教逐渐本土化 3.唐代柳宗元认为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元气“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的结果。他认为天地、元气、阴阳都是物质的,没有什么意志。柳宗元这一观点(  ) A.开启了古代思想理性化 B.肯定文以载道的古文运动 C.可为反佛思想提供依据 D.深受道家唯心思想的影响 4.松江人徐朝俊(1752—1823)著有《高厚蒙求》,书中有“欧洲人发现美洲”的记述。福建布政使徐继畬在编写《瀛环志略》时,曾参考《高厚蒙求》的相关记述,却误将徐朝俊视为“泰西人”。这反映了19世纪40年代的中国(  ) A.思想领域承古萌新 B.西学资源相对匮乏 C.官僚体系僵化保守 D.沿海对外交往频繁 5.据统计,1904年中国新学堂已达到8277所,学生为258873名,另外还有约400所高等专业学校,2000所教会学校,学生5万余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新式知识分子是同盟会的骨干力量 C.学堂选官已是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D.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培养了大量人才 6.下表所示为关于儒学起源的不同观点。这些说法(  ) 起源 内容 出处 王官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 班固《汉书·艺文志》 道统说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中庸》 世变说 起于救世之弊,应时而兴 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A.相互矛盾而不可采信 B.都因其片面主观而难以判断 C.体现学术的与时俱进 D.为儒学研究提供了多维视角 7.在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传统民间诗社、古典通俗小说等文化却并未立即“缴械”,而是沿着本来的发展轨迹,逐渐形成新文化之外的“化外空间”。“化外空间”的形成(  ) A.调整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B.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赓续 C.反映了近代社会矛盾激化 D.导致文化保守主义泛滥 8.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提出了“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1950年4月,成立了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该校培养了一批工农青年干部,在全国同类学校中起到了示范作用。该校的举办(  ) A.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 B.表明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 C.有利于一五计划的开展 D.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 9.2005年12月,国务院决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5年至2008年10月份,中央和地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达1163亿元。这些举措(  ) A.有助于形成完整教育体系 B.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提升了我国科学研究水平 D.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10.6世纪,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在《战史》中记载了拜占庭与波斯、汪达尔、哥特的战争。他在书中模仿修昔底德“普拉提亚之围”“雅典瘟疫”等纪事,其文笔、修辞技巧乃至叙事中夹杂演说词的写法都是“修昔底德式”的。这表明作者(  ) A.创新历史编纂体裁 B.注重史料整理分析 C.继承古典著史传统 D.借鉴东方史学成果 11.中世纪早期,罗马教会的基本教义主要是在东部帝国的宗教会议上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