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王戎不取道旁李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朋友掉进缸, 一点也不慌。 砸缸救友友未伤, 遇事镇定不惊慌。 司马光砸缸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王戎(234年—305年),晋朝名士,出身魏晋高门琅玡王氏,长于清谈。“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戎马) (戎装) 通过你的努力能把文言文读正确,不错! 能把文言文读通顺,了不得!! 要是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不得了啦!!! 导学活动一:我会朗读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学习文言文小妙招 1.借助注释 2.借助插图 3.联系上下文 4.猜测、想象 导学活动二:我能理解 一、理解文言小妙招 1.借助注释 2.借助插图 3.联系上下文 4.猜测、想象 二、理解文言小思路 我通过 (的方法)理解“ ”(字/词)的意思是 ,连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 。 文言意思我能理解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1 3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 4 取之,信然。 我通过 (的方法)理解“ ”(字/词)的意思是 ,连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 。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 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 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想象画面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想象画面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想象画面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想象画面 演一演 旁人觉得很奇怪,走上前问王戎: 王戎回答说: 演一演 人问: 答曰: 戎,道旁有李,汝何不取?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善于观察、聪明机智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自学任务: 任务一: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读通故事,并试着读懂故事。 任务二:这个故事中,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读懂的? 任务三: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王戎观虎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惧色。 zhuǎ pì pū zhàn 【注释】 1、宣武场:场地名,在洛阳城北。断:隔绝,包住。 纵:听凭。 当时,魏明帝在宣武场上围起栅栏,包住老虎的爪子和牙齿,派大力士跟老虎搏斗。 2、承间:同“乘间”,趁着空子。 3、辟易:因惊吓而退避。 4、颠仆:跌倒。 5、湛然:形容镇静。 《世说新语》简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推荐阅读 用自己的话讲述王戎的故事,注意添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哦! 课后作业:复述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