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把握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 探究人物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封建社会晚期科举制度的毒害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范进热衷科举,从二十岁一直考到五十四岁,受尽屈辱也未曾放弃,可当得知自己真的中举后却高兴地发疯了。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发疯的了?这堂课,我们再次走进《范进中举》这篇课文,一起去探索封建科举制度的魔力。 师板书课题:范进中举 二、品析范进之“疯” 1.师:课文第几自然段在描绘范进的疯态? 预设学生回答:第五自然段 2.师:作者是怎样直接描写范进疯态的,这样写又表现了什么?请同学们一起读第五自然段并找寻问题的答案。 学生读文。 3.抽学生回答问题 预设学生回答: 生甲:运用了语言描写,“噫!好了!我中了!”,突出了范进高兴的劲儿。 生乙:运用了动作描写,“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也写出了范进高兴的劲儿,还写出了范进的疯劲儿。 …… 4.师作小结:这些描写,突出了范进中举后狂喜的心情以及发疯的丑态。 5.师:作者不仅从多个方面来描写范进的疯态,而且还描写得很有层次,请概括一下范进发疯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做好引导。最后总结: 昏倒(昏迷)———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如此细致的描写,把范进的疯态及丑态刻画的淋漓尽致) 6、师:范进发疯时,其他人有什么反应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预设学生回答: 生甲:“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范进的疯让人意想不到 …… 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侧面描写,烘托出范进疯得厉害 7.师:得知自己中举,范进为什么会高兴地发疯? 预设学生回答: 因为他考中了,高兴。 考中了 ,可以升官发财了。 考中了,就不会再受屈辱了。 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中举意味着以往贫困、屈辱的生活即将过去,功名富贵即将到来,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即将发生巨大改变。由于极度兴奋,使他惊喜得发了疯。 8.范进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多层次细节描写 昏厥 板书:范进 疯走集上 “疯” 疯跑 跌倒 三、探析胡屠户等人的形象 1.师导语过渡引入 师:范进是如何“由疯转正”的? 预设学生回答:被胡屠户一巴掌打醒的。 2.师:胡屠户对待范进很凶吗?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各是怎样的表现,说一说胡屠户的性格特点。 出示多媒体,引领学生分析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表现,总结胡屠户性格特点。 通过分析总结:欺贫爱富、趋炎附势 3.师:像胡屠户这样的人在当时是个别的吗?作者写这些人的用意何在? 预设学生回答:不是。众乡邻、张乡绅等都是这样的人。说明封建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封建科举制度不仅毒害着范进这样的读书人,也让整个社会的世风变得衰朽,世态变得炎凉。 板书:胡屠户、众人 四、课堂练习 师:同学们,如果当范进被打醒后,发现胡屠户所说的话是真的,他果然不曾中举,他会怎样?请大家展开想象,续写故事,说说自己的设想。 五、作业布置 阅读《儒林外史》,品读更多精彩故事。 封建科举对读书人的毒害 世风衰朽世态炎凉 欺贫爱富 趋炎附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