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3351

第三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 鲁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458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三,单元,第二,分子,变化,教案
  • cover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知道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纯净的氢气燃烧生成了水。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4、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能说出反应物和生成物,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 教学重点: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水的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教学新课: 一、水的分解。 实验探究: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实验现象:1.电极上不断冒出气泡,正负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2.正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展示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思考水电解的实质是什么? 归纳: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由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① 水通直流电后,产生氢气和氧气,消耗电能,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② 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氧气和负极产生的氢气 的体积比为1:2 (可简单记忆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③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④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交流共享: 1、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3至4条) 2、在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水电解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 + 氧气 思考:这类化学反应有什么特点? 讲解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质疑: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吗?为什么? A、泥水过滤得到泥和水 B、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氧化汞加热后变成汞和氧气 归纳: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 : 1、化学变化 2、一种反应物多种生成物(一变多) 小练习: 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和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和_____。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以再分,_____不能再分。2、能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 ①水电解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②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③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食盐水———水+食盐 B、蜡烛+氧———水+二氧化碳 C、氧化汞———汞+氧气 D、氢气+氧———水 学后反思:相互谈谈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本课小结:教材35页1、2、3题。 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 1.电解水 现象 文字表达式 分解反应 课后反思:本科使用了动画,从学生反应效果很好,表现浓厚的学习兴趣,今后要多使用。学生从微观角度解释水电解还有一定的难度。 通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