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3446

4.3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8034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星球,商务,地理,学年,2024-2025
    第三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及其测量   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活动。读图,回答1~2题: 1.进行气温观测时,将地面温度传感器放在百叶箱中的目的是(A) ①防止太阳对仪器的辐射 ②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 ③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 ④阻止仪器周围的空气流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测量的数据中使用    做单位记录(C) A.时 B.毫米 C.℃ D.分 气温的时间变化 3.下图是某段时间内气温变化曲线。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该曲线显示的是该地一年的气温变化情况 B.该曲线显示的是该地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C.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4时左右 D.这一天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34 ℃   读某地某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下表),回答4~5题: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3 -1 7 13 19 24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7 25 22 18 12 5 4.读表可知,该地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C)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5.根据气温年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该地位于(A)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世界气温的分布   下图是小明画的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老师说图上等温线上的数据有两个地方不正确,不正确的数据是(C) A.28 ℃,10 ℃ B.10 ℃,20 ℃ C.10 ℃,21 ℃ D.16 ℃,8 ℃ 7.在改正之后的图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甲地是高温中心 B.乙地是高温中心 C.丙地是低温中心 D.丁地是高温中心   读世界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①②③④地,气温最低的是(D) A.① B.② C.③ D.④ 9.A地终年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B) A.海拔较低 B.纬度较低 C.位于大陆内部 D.植被保护较好   济南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给家乡量体温”的地理实践活动,同学们准备好工具,并分组人工观测不同时间的气温。下表示意济南市某日气温变化。据此回答10~11题: 时间 2:00 8:00 14:00 20:00 气温(℃) 4 6 12 10 10.参加活动的四个小组分别绘制了一份气温日变化曲线图,正确的是(D) A B C D 11.活动结束,同学们及时总结,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A.气温日较差为8 ℃ B.日平均气温为8 ℃ C.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D.最低气温出现在20时   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回答12~ 13题: 12.对比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可知,此时处于(A) A.北半球夏季 B.南半球夏季 C.北半球2月 D.北半球1月 13.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是(B) A.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 B.数值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完全平行 D.沿北回归线,等温线数值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 1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相等 。 (2)甲地的气温为 10 ℃ ,乙地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7 月。 (3)由图中等温线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 降低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纬度 因素。 (4)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南半球等温线比较 平直 (平直或弯曲)。 第三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及其测量   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活动。读图,回答1~2题: 1.进行气温观测时,将地面温度传感器放在百叶箱中的目的是( ) ①防止太阳对仪器的辐射 ②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 ③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 ④阻止仪器周围的空气流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测量的数据中使用 做单位记录( ) A.时 B.毫米 C.℃ D.分 气温的时间变化 3.下图是某段时间内气温变化曲线。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曲线显示的是该地一年的气温变化情况 B.该曲线显示的是该地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C.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