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与应用 (二)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第2课时) ① 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② 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 绝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但是只有能合成_____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利用 的 培养基,可以从土壤中分离出 的细菌。 脲酶 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选择 分解尿素 CO(NH2)2 + H2O 2NH3 + CO2 脲酶 探究实践--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土壤取样 制备培养基 土壤稀释 涂布平板 观察培养 菌落计数 ①取样地点:酸碱度接近中性,潮湿,肥沃。 (目的细菌适宜在该环境中生长) ②取样过程:铲去3cm左右表层土,再取土样 (细菌绝大部分分布在距地表3~8cm的土壤层) ③注意事项: 取土样时用的铁铲和取样袋使用前都需要灭菌。操作完成后,要洗手。 3 实验步骤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①选择培养基: ②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作为对照组,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土壤取样 制备培养基 土壤稀释 涂布平板 观察培养 菌落计数 1×10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9 mL 无菌水 90mL无菌水 分离微生物: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在初次实验中,对于稀释的范围没有把握,可选用稀释范围更大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例如:将1×103~1×107倍稀释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 土壤取样 制备培养基 土壤稀释 涂布平板 观察培养 菌落计数 选择培养基 (实验组:平行重复)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 (用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 测细菌时,一般选用104、105、106倍稀释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 土壤取样 制备培养基 土壤稀释 涂布平板 观察培养 菌落计数 组别 具体组别 具体操作 作用 实验组 实验组1 涂布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三次重复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 结果的影响,用以分离并计数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实验组2 涂布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实验组3 涂布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对照组1 涂布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对照组 对照组2 不涂布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对照组3 不涂布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实验现象 实验组1、2、3分离得到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 对照组1:得到多种菌落且菌落数明显多于实验组;对照组2、3 组正常情况下无菌落。 检验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 检验选择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污染。 检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污染。 ① 培养条件:细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1~2d。 ② 观察: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③ 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如形状、大小和颜色等。 注意事项:本实验使用的平板和试管较多,为了避免混淆,最好在使用前做好标记。例如,在标记培养皿(皿底)时应该注明组别、培养日期和平板上培养样品的稀释度等。 土壤取样 制备培养基 土壤稀释 涂布平板 观察培养 菌落计数 102 103 104 105 106 需要的平板,要做好标记 当菌落数目稳定时,选取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同一稀释度下至少计数3个平板,求出平均值,并根据所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细菌的数目。设计如下表格记录并计数。 稀释度 104 105 106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每个平板的菌落数 土壤取样 制备培养基 土壤稀释 涂布平板 观察培养 菌落计数 102 103 104 105 106 已接种的稀释不同倍数的的选择培养基培养结果 4 结果评价与分析 空白对照 稀释106倍 菌落数 52 菌落数 63 菌落数 77 思考:你能计算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