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4541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88709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8课,现代,会的,民和,多元,文化
  • cover
(课件网)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选必三·第二单元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现代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时空坐标: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现代移民社会的形成及多元文化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现代社会移民与文化的冲突和认同。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国际贸易增加,世界市场扩大 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目标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一)1、经济全球化? 新航路开辟后 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后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二战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主要推动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 进入21世纪 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2、过程: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 3、实质: 4.影响: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提高生产力,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②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③人类社会联系加强,促进文化交流,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全球劳动力市场 1、背景 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加强 劳动力的大规模全球流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目标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西欧 大洋洲 北美 拉丁美洲 东南亚 北非 南欧 中东 日本 东欧 二战后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观察上图并结合教材,了解二战后劳动力全球流动的概况。 指出有哪些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国和输入国。 ①人口迁移分布不均衡,②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及其转移情况) 来源 及 变化 阶段 劳动力来源 流动目的地 二战后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 非洲、亚洲 东欧国家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 中东产油国、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西欧、北美 ①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②西欧国家谋求共同体,经济实力增强; ③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①中东产油工业发展迅速; ②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欧国家经济发展困难,西欧、北美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二)全球劳动力市场 3、特点(趋势): 西欧 大洋洲 北美 拉丁美洲 东南亚 北非 南欧 中东 日本 东欧 4、影响: ①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③加强了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化 阶段 类别 劳动市场领域 20世纪 50-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体力劳动 劳工迁移 制造业、公共服务业等 知识化 高端化 精英迁移 贸易、金融、信息技术等 问题1:分析80年代后劳动力市场领域(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②跨国公司推动。 ③新兴产业发展,发达国家产业升。 ④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 (二)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化 阶段 类别 劳动市场领域 20世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