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新课 农本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自然形成了对土地和谷物的崇拜,用祭土地之所“社”来代指土地神,用谷物名称“稷”代指谷物神。由于土地和谷物对国家的重要性,因此逐渐用“社稷”来代指国家。祭祀社稷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礼乐文化又是儒家文化的重要部分。 有哪些文化? (多样性)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亚洲、非洲、欧洲、美洲) 文化之间 如何交流? (交互性)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如何传承 与保护? (传承性)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德)马克思 《选必2》 意识形态+政治制度 《选必3》 《选必1》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律法,制度、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标要求:(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七言八语】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图片中你能看到哪些传统优秀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导入: 中国传统文化宣传片 仁 义 礼 智 信 孝 忠 廉 敬 俭 贤 一、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多元一体 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 1.多元: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形成了特征各异的文化,这些都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 材料:一时,中华大地文明火花,真如满天星斗,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考古学家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一、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多元一体 2.一体: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材料1:它(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2:炎黄祭祀,从祭拜始祖的角度说,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血缘,一是人文。所以说,我们今天祭祀炎黄二帝,既是一种血亲始祖的血缘认同,也是一种人文始祖的文化认同。 ———霍彦儒《炎黄祭祀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阶段特征:多元起源;以中原华夏族为核心;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形成。 (1)夏商西周时期中华文化 代表内容:礼乐文化、青铜文化、天文历法、甲骨文、金文、诗歌等 阶段特征:多元一体 四羊方尊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的四羊方尊,反映了商朝青铜器的精美。 《夏小正》可能出现残缺或其他错误,也可能混杂后人的解说,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历法和农业发展水平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二)奠基:先秦时期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奠基:先秦时期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华夏认同:春秋战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