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4564

4 地表流水的力量(学案课件)(共30张PPT)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45232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六年级,科学,教版,人教,30张
  • cover
(课件网) 4 地表流水的力量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其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你知道这种地表形态主要是由什么作用形成的吗? 答案:地表流水的作用。 科学实践 拓展与应用 达标训练 流水如何塑造地表形态 1.做模拟实验,研究降雨时形成的水流对地表会产生什么影响。 【实验一】模拟降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实验 材料 沙子、泥土、喷壶、报纸、塑料盒、水等。 最上面是平的,代表平原;中间是斜面,代表山地;斜面的底部垂直于地面,是一个立面,代表悬崖。 实验 过程 (1)在桌面上铺一层废报纸(避免弄脏桌面),将塑料盒放在报纸上。 (2)在塑料盒里用沙子和泥土堆成如图模型。         实验 过程 (3)用喷壶对着模型洒水(代表降雨),保证用同样大的水流冲击各个面。 平原 悬崖 降雨前 实验 过程 平原 悬崖 降雨后 实验 现象 平坦的土壤面(平原)出现了很多小坑;降雨形成的水流流过斜面的时候,留下了很多深浅不一的沟,而且有一些小石块露出来了;悬崖被冲垮了,悬崖下面有泥沙,而且流下来的是浑浊的泥水。 实验 分析 (1)被雨水冲刷下来的泥沙应该是黏土和腐殖质,因为它们比较轻,浮在上面,容易被水流带下来。 (2)降雨后,土壤表面变得凹凸不平,有小石头露出来,说明降雨能够改变地表的形态。悬崖下面出现的泥水,都是被雨水冲刷下来的,说明降雨形成的水流带走了地表的泥沙。 (3)降雨开始后,平原表面出现了很多小坑,山地斜坡出现了类似河道一样的浅沟,悬崖则是被冲垮了,说明降雨对不同的地表形态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实验 结论 降雨能改变地表形态,并且对不同的地表形态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降雨形成的水流使地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且对不同的地表形态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种影响,就是雨水的侵蚀作用。 2.降水汇集成河流,流水在地表的流动会对不同部分的地表产生怎样的作用? (1)河流上游、中游、下游的地形结构和水流速度。 河流上游    河流中游   河流下游 河流的上游,河道比较窄,坡度很大,水流湍急,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多形成峡谷、险滩;河流的中游,河道比较宽,落差减小,水流比上游相对缓慢,河道的石头经流水的打磨多形成卵石;下游又平又宽,水流平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2)模拟河流实验,验证河流不同部分的水流大小及对地表的影响。 【实验二】模拟河流流水对地表的影响。 实验材料 小石头、沙、泥土、塑料盒、塑料杯、水等。 实验过程 (1)在塑料盒里用土壤堆成一个连续的斜坡(形状如图1),先是坡度较大的,然后接一个坡度较小的,最后连接地面,分别模拟河流上游、中游和下游。 图1 实验 过程 (2)在斜坡表面挖出一个弯曲的沟(形状如图2),模拟河道。 (3)用一个透明塑料杯做一个出水口,即把塑料杯的底部侧面开一个口,对准河道,然后把水往塑料杯里面倒,保证塑料杯里总是有水的,开口的大小不变,保证水流大小一样(模拟河流),如图3所示。 图2 图3 实验 现象 流水经过河道后,河道两侧有明显的被水流侵蚀的痕迹,河道的两边有轻微塌陷。水流经上而下流淌,水流速度越来越慢,从上游、中游冲下来的泥沙都堆积在下游。 实验 结论 水流在经过河道时,侵蚀了河道的两岸,将泥沙从上至下进行了搬运,最后堆积在河道下游。在自然界中,地表就是由于河流的这种长时间的作用而发生了改变。 流水对地表物质有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作用。地表长时间受到流水的作用,会形成不同的地形景观。 3.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力量能对地表产生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1)风的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风成地貌,风成地貌可以分为两类:风蚀型地貌和堆积型地貌。戈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