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9 古诗三首 这些诗句与什么有关? 在你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王昌龄(?—约756),字少伯,唐代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 作者简介 从军行 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题目中加上“歌”“引”“吟”“歌行”等的诗大多属于乐府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 / / / / 这首诗慷慨悲壮,荡气回肠,要读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特别是读后两句,语调上扬,要读出战士们的决心。 朗读指导: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政权。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诗歌解读 玉门关 楼兰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译文】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积雪的祁连山都显得阴暗了;向西远远眺望,只看见玉门关那座孤独的城池。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这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 以景物渲染气氛,烘托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戍边将士的辛苦。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黄沙把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铠甲都磨穿了,不打败进犯的敌人,绝不回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戍边将士们的誓言是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可以体会出将士们的杀敌报国之心。 板书设计 《从军行》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他们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气概。 主旨概括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书愤》《示儿》《钗头凤》等。 作者简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 / / / rèn 仞 yuè 岳 这首诗思想深刻,情感深沉,要用高亢、悲怆的语调读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 指华山。仞,长度单位。“五千仞”形容很高。 碰到天,形容极高。 三万里河 五千仞岳 摩天 诗歌解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 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金政权。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遗民 胡尘 王师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夸张 利用夸张手法极力描写祖国山河的壮丽,更加衬托出诗人因失地未能收复而悲痛的心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尽”字强调眼泪流干,程度比“滴”“流”要深。 板书设计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对祖国壮丽山河和遗民的描写,表现了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的悲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主旨概括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后世称其杜工部,也称杜少陵。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主要作品:《蜀相》《望岳》《春夜喜雨》《月夜忆舍弟》等。 作者简介 自由读古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