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湿地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是国际自然保护的一个热点:世界湿地日为每年的( )。 A.4月22日 B.5月2日 C.2月2日 2.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2016年4月22日,175个国家签署( )。 A.巴黎协定 B.巴黎公约 C.联合国协议 3.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错误的做法是( )。 A.制定垃圾分类处理政策B.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 C.保护地球与我无关 4.世界各国通过( )等方式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 ①签订协定②杜绝养殖放牧③制定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5.下列不属于新能源技术的是( )。 A.太阳能发电 B.海浪发电 C.使用高效液化气 6.下面做法不利于保护地球的是( )。 A.积极响应垃圾分类 B.骑自行车上下班 C.使用一次性碗筷 7.山西省某校开展了“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的主题活动。下列行为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 A.乘坐公交车上学 B.将污水排入河里 C.用旧瓶子制作手工 8.森林如果被破坏,水土流失就会加重,容易引发( )。 A.气候变暖 B.山体滑坡 C.寒潮冰雪 9.“太阳高高挂,滴雨也不下,大地快冒火,渴坏了庄稼。”这个顺口溜描述的是( )。 A.水灾 B.旱灾 C.泥石流 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雷雨交加在大树下避雨 B.地震发生有序撤离 C.火灾发生跳楼逃生 11.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下列法律的颁布体现了这一目的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 )。 A.旱灾 B.台风 C.洪灾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3.地球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我们的生存家园。( ) 14.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星球。( ) 15.因纽特人住冰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 ) 16.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均为清洁能源。( ) 17.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 18.现今世界有七十多亿人口,对地球的负担很大。( ) 19.当山洪发生时,我们应该向平行于山洪流动方向的高处上跑。( ) 20.当地震发生时,身处高层建筑可以乘电梯离开。( ) 21.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我们可以躲在大树下避雨。( ) 22.山区泥石流高发时期,在山区露营时,应该选择在山谷扎营。( ) 23.自然灾害只会造成资源破坏,不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 24.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次为:蓝、红、橙、黄。( ) 三、连线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5.请将下列保护环境的节日和对应的时间连起来。 全国生态日 2月 2 日 世界湿地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6 月 5 日 世界环境日 8月 15 日 26.连线题。 病虫害 水资源短缺、粮食减产、土地沙化 干旱 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产 地震 影响交通、通信、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致农业歉收或严重减产 冰雪灾害 造成人员伤亡,造成山崩、海啸 四、简答题(7+8,共15分) 27.制订几条爱护地球的班级环保公约。(至少3条) 28.我国建立了哪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探索到哪些有效的抗灾方法?(方法举实例) 五、综合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29.放学后,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我国遭受自然灾害的材料,小明搜到了以下内容: 材料一:南方强对流天气频发,风雹灾害损失偏重。4月份,南方地区先后遭受6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其中江南和华南地区强对流日数达5天—10天,由此引发的风雹灾害共造成43人死亡或失踪,10万余间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贵州东南部、江西大部、湖南湘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