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7670

11.1 法不可违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10188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1,视频,七年级,法治,道德,初中
  • cover
(课件网) 11.1 法不可违 1.认识法律的作用,知道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正确区分三种违法行为,知道违法行为的后果。 3.能够做到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 第七十五条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第一百二十七条 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或者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违反本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七条、第八十条规定的,由公安、网信、电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和旅游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一百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百万元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吊销相关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 思考:《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体现了法律有怎样的作用?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法律的作用 思考:张某某等三人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遭3名同学杀害并埋尸,案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3月11日,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现已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司法机关将对犯罪行为依法予以惩处。 3月21日,邯郸市肥乡区公安局对涉嫌故意杀人罪的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提请检察机关核准追诉。检察机关审查认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3人作案时已满十二周不满十四周岁,故意杀人致被害人王某某死亡,情节恶劣,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河北省检察机关逐级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 4月8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 思考:结合视频说一说,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是什么。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 (1)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 (2)分类:违法行为通常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苏某限期归还手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 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思考:上述案例,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停止伤害、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违法行为的分类 王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的规定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思考:上述案例,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