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8 池子与河流 课时安排 1 内容 分析 《池子与河流》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池子享受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认为人世间忙忙碌碌太辛苦、不值得;河流则立志做一条“伟大的河流”,认为人生就应该奔流不息,保持清洁,给人们带来利益。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却一年年淤塞,最终完全干枯了。寓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的道理,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寓言故事中的教育意义或深刻的道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学习两个人物个性鲜明的对话,感受他们不同的价值观。 思维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想法。 审美创造:品味寓言诗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的特点。 思政 元素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奋斗的精神,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重点 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 课前 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卡。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 目标 1.正确认读“滔、涯”等7个生字,理解“淤塞、衰———等词语。 2.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寓意。 3.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故事人物的看法,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环节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幅有趣的图片,(出示池子与河流的图片)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联系自己的生活,能说说池子和河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言)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寓言诗,看看在这首诗里,池子和河流之间会发生什么样奇妙的故事。(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1. 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池子与河流的不同之处。 2. 对课文内容产生期待。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 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交流 【教师活动】 1. 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寓言诗。遇到难懂的句子,就多读几遍,争取把它读通顺。(巡视指导学生朗读) 2.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课文里的生字词。(出示词语:滚滚滔滔、生涯、应验、贵妇人、忙忙碌碌、遵循、尊敬、淤塞)大家看,这些字词大部分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来识记它们。(讲解形声字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3. 除了形声字的方法,还有一些识字小窍门。比如说同音字,像 “滚滚滔滔、波涛汹涌、掏心掏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词义来区分这些汉字;还有形近字,像 “滔、稻、蹈”,我们可以根据字意来记住它们;另外,还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比如 “遵” 就是在 “尊” 的基础上加了个走之旁。(举例讲解识字方法) 4. 这些词语的意思大家理解吗?老师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依次解释词语:【滔滔】形容大水滚滚。【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 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安然舒畅。【推究】推求探究 (原因、道理等)。【安逸】安闲舒适。【淤塞】(水道) 被沉积的泥沙堵塞。)大家要认真记住哦! 5. 现在,请大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寓言诗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总结:池子每天过着清闲、安逸的生活,嘲笑河流奔流不息,整天忙碌,负载船只。后来,池子日渐干枯,而河流长流不断。) 【学生活动】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学习生字词,了解形声字构字方法。 3. 学习识字方法,做好笔记。 4. 认真听老师讲解词语意思。 5. 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