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9609

3.1碳排放与碳减排 (29张,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中国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3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839813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地理,高中,2019,年中国
  • cover
(课件网) 马尔代夫水下内阁会议 2009年10月17日,时任马尔代夫总统及内阁成员头戴水下呼吸器,身穿黑色潜水服,在六米深的海底召开了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会议采用手势和书写版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并签署了《来自前线的紧急呼救》的文件,呼吁世界各国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并积极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 思考: 1.为什么马尔代夫要在海底召开这次呼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呢? 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哪些影响?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中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1.运用图表,说出自然环境中碳循环与全球变暖的关系。(综合思维) 2.结合资料,分析碳排放对环境及国家安全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3.了解碳减排的概念和核心,理解促进碳减排的主要手段。(综合思维) 4.结合资料,说出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树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碳排放与碳减排 学习内容 01. 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02. 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03. 碳排放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04. 应对碳排放的措施 碳排放与碳减排 观看视频,思考: 1.什么是碳循环?联系哪些地球圈层?2.地球上的碳主要贮存在哪里?循环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01 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碳循环:碳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以二氧化碳、碳酸盐及有机化合物等形式进行转换和迁移的过程。 碳库: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中储存碳的载体称为碳库。 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 01 碳循环与大气的温室效应 四个碳库:分别为岩石圈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大气碳库。 思考:结合碳循环和碳库的概念,说出自然界的主要碳库有哪些? 1.结合右图和教材,说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是如何保持平衡的?(从二氧化碳的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来分析。) 在人类活动成为一个重要的扰动因素之前,自然界的碳循环相对稳定,并维持着动态平衡。 大气二氧化碳库 收入 支出 土壤和生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火山喷发所释放的CO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化石燃料形成过程中的固碳 水—气交换过程水域的吸收、溶解 01 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示意 影响:在温室效应作用下,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保持在15℃左右,为地球生命繁衍提供适宜的温度。 1.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基本原理,简述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及影响? 原理:太阳辐射经过地球大气层被削弱后剩余的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温度升高,放出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大部分地面辐射,大气温度升高,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大部分指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称大气的“温室效应”。 01 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阅读:碳汇与碳源 P73 碳源是指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机制。例如,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火灾、海水释放。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机制,例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光合作用、海水溶解。 碳源>碳汇 大气含碳增加 温室效应 碳源<碳汇 碳库 含碳增加 阅读教材,说出什么是碳源?什么是碳汇? 说出人类增加碳源和碳汇的主要方式? 结合右图说明: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碳循环(碳源和碳汇)产生怎样的影响? ①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增长消耗了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它们通过燃烧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 ②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对森林、草原、水域等的大规模破坏,导致植物、水体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贮存减少。 01 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学生活动: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基本原理,解释全球变暖的过程。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