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549627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年、月、日(1)》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845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小学
,
数学
,
人教
,
三年级
,
年、月、日(1)
,
教学设计
《年、月、日(1)》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数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大月、小月,并能正确计算一年的天数。 通过观察、分析年历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记住各月的天数及大月、小月的区分方法。 难点:发现并理解平年、闰年中二月天数的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平年和闰年。 三、教材分析 “年、月、日” 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年、月、日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它们的来历和相互关系,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年历表,自主探究各月的天数,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出大月、小月、二月的特点,这种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课时分析 本课时为 “年、月、日” 教学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年、月、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数特点。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相关时间计算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任务一:趣味猜谜导入 呈现谜语:“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让学生思考并猜测谜底。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年有 365 天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年、月、日(1)。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导入新课,为后续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任务二:自主探究新知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P70 和 P71 的年历表,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表中的信息,并完成以下表格: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填写的表格内容,并讨论:从表格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 一年有 12 个月。 有 31 天的月份是 1 月、3 月、5 月、7 月、8 月、10 月、12 月,这些月份称为大月。 有 30 天的月份是 4 月、6 月、9 月、11 月,这些月份称为小月。 二月是特殊的月,有时 28 天,有时 29 天。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年历表并填写表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小组交流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归纳概括能力。 (三)任务三:解决实际问题(本子够不够) 提出问题:有一种厚书法本,一共有 60 页,明明连续两个月写书法,这样的一个本子够用吗? 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连续两个月的天数总和)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不同的连续两个月的组合,并计算它们的天数总和。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31 + 30 = 61(天),61 > 60,一个本子不够用。 31 + 31 = 62(天),62 > 60,一个本子不够用。 31 + 29 = 60(天),一个本子刚好够用。 教师总结:在计算连续两个月的天数时,要注意二月天数的特殊性,不同年份的二月天数可能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各月天数的认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任务四:学习记忆方法(巧记年月日) 让学生自学教科书 P71,了解拳头记忆法和儿歌记忆法。 请学生分享自己学到的记忆方法: 拳头记忆法:凸起的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 (含答案)(2025-04-18)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苏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PDF版无答案)(2025-04-18)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2025-04-18)
期中评价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025-04-18)
期中评价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025-04-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