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0892

第三单元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教学设计(表格式)鲁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2406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九年级,2024,教版,格式,第三,单元
  • cover
《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而且对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那么,水除了能发生三态变化外,是否会发生其他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水分子是否发生了改变?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些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能意识到。因此,本节教学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为载体,通过“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的变化”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对微观实质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而原子本身不发生变化,从何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目标 知道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初步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且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认识。 ③通过对水的分解的微观的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④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能够说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并能够用文字表达式表示表示已知的化学反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分解反应的概念; 2.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化学反应的分子模型表示法。 教学难点: 1.水通电分解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宏观本质区别,也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从微观的角度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知道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对宏观和微观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水除了能发生三态的变化外,是否会发生其他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水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策略 实验探究法 讨论法 对比法 归纳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化学实验仪器及器材和药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情景示标】 自主学习: 1.投影水分子循环图 2.提出问题,投影揭示目标 水的三态变化是什么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提出问题】 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有所不同呢?(问题提出后及时投影目标) 一、水的分解 【实验探究2-2】 互助释疑: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环节一:教师通过实物介绍水电解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加入的水含有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环节二: PPT展示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要求仔细观察现象,同时将观察的实验现象填写到课本31页相应位置。思考:水通直流电后得到的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猜想,然后再让学生用点燃的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环节三: 组织学生按实验探究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同时,指出在化学上常根据某物质特有变化现象来验证该物质。 共同归纳: 2.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板书): (1)电解水是_____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需要 能量。 (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两种物质是正极的 和负极的_____,二者的体积比为_____。(可简单记忆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3)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投影: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和读法对学生进行正确详细的指导) 环节四: 根据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观察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说一说此化学反应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这种反应类型都有什么特点?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并且,在PPT中展示出4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讨论有什么共同点。 【交流共享】 在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投影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动画演示,结合课本分子结构模型图组织学生讨论水电解过程中水分子的变化情况: 学生以探究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