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八 活动一《保护好个人信息》教学设计 课题 保护好个人信息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能够了解个人信息在网络中的重要性,认识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计算思维: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安全工具和技巧来保护个人信息。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如设置强密码、模拟手机遗失后的应急处理),提升学生的防护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能够强调个人信息保护的道德和法律意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教学重点 一、认识个人信息二、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三、保护个人信息 教学难点 保护个人信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单元八 活动一《保护好个人信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信息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维护信息安全既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让我们一起争当安全小卫士,规范在线行为,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和计算机安全,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共同守护国家安全。 学习新知引入 观察不同场景下的个人信息提现,引入课堂。 讲授新课 体验探索昕昕的妈妈热爱生活,喜欢在社交平台上记录和分享日常生活,风景、美食、行程、班级活动的集体照、家庭聚会的小视频等都会拿出来“晒一晒:1.你认为昕昕妈妈的做法是否存在安全风险 2.班级活动的集体照,未经同意就分享到社交平台,这种做法是否妥当 认识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账户信息、隐私信息、社会关系信息、生物识别信息、网络行为信息等。 简单来说,能够直接或间接识别个人身份的各类信息,都属于个人信息。讨论交流下列文本框中列出了一些不同类别的个人信息。你还知道哪些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犹如一块块拼图能拼凑出一个几乎完整的“人”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我们可能会面临频繁的骚扰,这不仅干扰了正常生活,还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个人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用于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不但会威胁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安定,严重时甚至会危害国家信息安全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很多,日常生活中,我们一些看似寻常的举动,或许就在不经意间泄露了个人信息。此外,一些数字设备或应用程序会过度或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不法分子更是通过技术手段窃取或盗用公民个人信息,以此牟利或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探究实践通过网络搜索,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或场景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小组之间相互说一说彼此的发现。保护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关系到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作为合格的数字小公民,我们要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学会为自己的信息安全上把锁。避免主动泄露各类单据保管好,丢弃前先清除个人信息;在线活动中不轻易留下个人信息;在社交平台上,尽可能避免发布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或视频、地理位置等;通过验证码登录设备、确认支付时,拒绝向他人透露验证码等验证信息……安全操作防泄漏在线安全要牢记,养成安全操作的习惯,如不随意点击短信、社交软件中的未知链接,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谨慎使用公共wi-Fi等。注册账号或安装软件,授权时不应直接全选,要谨慎授权。用法律保护自己 法律是最好的武器,若个人信息被违法使用,造成自己或他人权益被侵害时,可以搜集相关证据(如保存相关记录),积极使用法律武器捍卫合法权益。练习提升1、以下哪些行为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为什么 2、在老师或家人的指导下,查看数字设备或APP的隐私使用权限,取消涉及个人隐私且与APP功能无关的授权,如定位、手机联系人、短信等.开拓视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20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