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春有“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夏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有“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冬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句千古绝唱就像是耀眼的明星,点亮我们诗词智慧的夜空。今天,就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去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古诗苑漫步 学习目标 1.通过诵古诗、品古诗、辑古诗系列活动,感受中华古典诗词的风貌和神韵。 2.通过积累和理解古诗词,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创造过程的喜悦。 3.通过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升阅读和鉴赏古诗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活动一 声情并茂诵古诗 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诗词朗诵———《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诗歌朗诵的方法及要求: 1.校正字音、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2.划分节奏、标出重音、把握语调。 3.酝酿情绪、口齿清晰、仪态大方。 读音 节奏 语调 情感表现 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 点评 课前任务 请同学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小组内练习声情并茂地朗诵,并派代表展示。 请各小组依次展示,同学们做好点评。 唱古诗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是用今人为古诗谱的曲子。如《诗经》中的《关雎》、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等,今人都为它们谱过曲。 二是让一些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叶至善先生为150首古诗编配了曲调,比如用印尼民歌《划船歌》配《蒹葭》,用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配《敕勒歌》,用俄罗斯民歌《纺织姑娘》配李之仪的《卜算子》,唱起来都别有韵味。 活动二 别出心裁品古诗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画诗 请同学们从以下五首古诗中选择一首,反复诵读,并认真品味,画图来表现该诗的内容和意境,并展示。 要求:展示出来的图画要让同学们猜出你画的是哪首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改 诗 《木兰诗》剧本示例: 幕开: (十年前) 场景一 地点:织布屋内 时间:一个早晨(很清静) 人物:花木兰 环境:天灰蒙蒙的一片,空荡荡的织布屋内摆着一张桌子,花木兰坐在织布机前劳作,向阳的窗户此时照不进半点光芒。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对着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她站起身子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一片,心底不时有股酸楚溢出,眼里深藏的泪水差点儿夺眶而出,那是一副愁苦的模样。她像回忆起什么似的,自言自语:昨夜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可汗在大量征募士兵,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也没有兄长,从现在起,我必须代替父亲去出征。 改诗 请同学们仿照示例,改写《木兰诗》的其他四个场景,每个小组改写一个场景。课下小组合作,进行排演,并展示。 活动三 分门别类辑古诗 辑录古诗的方法: 1.要确定专题,选择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