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55335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0课《社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47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10课,社戏,教学设计
  • cover
社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小说围绕看社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成功的景物描写为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指导小说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分析偷豆情节,了解人物性格,体会“童趣”。引领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刻的认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小说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并尝试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方法: 设疑 阅读 讨论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注音 归省 行辈 惮 絮叨 怠慢 撺掇 潺潺 歌吹 家眷 皎洁 飘渺 纠葛 2.解释 大抵 怠慢 朦胧 屹立 疏疏朗朗 纠葛 二、 导入新课 对许多人来说,童年都是美好快乐的,总是充 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这可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鲁迅的小说《社戏》体会到。 三、整体感知 1.读课文,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是鲁迅先生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 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为依据,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来到平桥村后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其中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概括每段的意思。 第一部分:简明交代出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缘由,同时介绍了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第二部分:(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到“各自回去了”)我和小伙伴们到赵庄去看社戏。 第三部分:六一公公的好客和我对昨夜看戏、吃豆的怀恋。 四、交流互动 1.小说的第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是详写还是略写?不写这些内容行不行? 三部分。我跟随母亲归省来到平桥村; 这里有与我年纪相仿、不拘行辈、嬉戏玩闹的小伙伴们。 平桥村这快乐土上可以钓虾、放牛,无拘无束,乐趣无穷。 2.看社戏出发前遇到了那些波折?是怎样解决的? 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春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然而,这些困难被小伙伴们解决了。 3.这里为什么要详写? 叙事非常详实,这样写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德,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宕。 4.在看社戏的途中,作者详写了什么?各采用了怎样的笔法? 5.“在赵庄看戏”这一节中,作者详写中又有略写。请摘出内容,比较后回答。 五、质疑交流 看社戏归途中,作者可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却只详写了“偷吃罗汉豆”的情节? 作者浓墨重彩叙写了小伙伴们偷吃罗汉 豆,着意刻画了小伙伴这个群体,他们天真、淳朴、热情、聪明、能干。另外,究其实,那夜的戏让小伙伴们看得失望,仅让我看社戏的心愿得到了满足;偷吃的罗汉豆,不是美味,不过是普通的豆,却构成了“我”的极大快乐,这样写又与小说的结尾紧紧呼应起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六、自主小结 看社戏前经历了这些波折。那么,看到的社戏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反馈练习 叙事前的铺垫作用。 八、布置作业 《与课堂同行》第一部分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小说围绕看社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成功的景物描写为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指导小说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分析偷豆清洁,了解人物性格,体会“童趣”。引领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刻的认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小说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并尝试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方法: 设疑 阅读 讨论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课堂练习: 按照叙述的先后,重新编排给出的情节顺序,并指出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