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5073

第22.2课 大道之行也 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5-04-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55563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2.2课,大道,之行,课件,3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礼记 新课导入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道之行也》,感受“大同”社会的盛景。 “天下为公”,这一社会理念是从哪儿来的呢? 安定、和平、富足、文明的美好社会,具体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素养目标 壹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贰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大同”社会的内涵。 叁 感受“大道之行也”的美好愿景,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作品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成书于汉代,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与《周记》《仪礼》合称“三礼”,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书中的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和美学思想,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深刻精辟的名言警句,这些内容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 《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课文朗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疏通文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培养 同“举”,推举。 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疏通文意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以……为亲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父母 子女 以……为子 名词活用为动词 疏通文意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有终老的保障 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使壮年人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使幼童能顺利成长。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疏通文意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老而无夫 老而无子 幼而无父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疏通文意 男有分,女有归。 职务 女子出嫁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疏通文意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财物,(人们)厌恶把它扔在地上, 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已有; 力气,(人们)厌恶它不出于自己, 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厌恶 财物 疏通文意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 用门闩插上 图谋之心 闭塞 害人 兴起 门 疏通文意 是谓/大同。 这就是“大同” 社会 这 课文理解 全文文字,共六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 三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第一层: 第二层: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 “是故谋闭而不行......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课文理解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天下为公 选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