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0064

苏教版(2024)生物七下 3.7.1生态系统的组成 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8次 大小:8884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2024,生物,七下,3.7.1,生态系统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7.1 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因素、调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营养关系,提升调查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态度责任:关爱生物、保护环境,提升社会责任感 生命观念:认同生物及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阐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形成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 学习重点 1.探究影响鼠妇分布因素的实验 2.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3.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4.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 学习难点 1.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2.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2.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 【预习案】 1. 是所有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 、代谢废物的 等生命活动,也都离不开 的参与。 2.水对 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 就没有生物。 3.绝大多数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中的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空气中的 ;有的生物(如肉毒杆菌)可以生活在 的环境中;有的生物(如酵母菌)既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也可以在有氧的条件下生活。 4.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 ,包括 因素和 因素。 5. 因素主要包括水、温度、空气和光等。 6.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生态因素的实验后,要将鼠妇 。 7.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 都离不开水,水是影响生物 的决定因素之一。 8.水、温度、空气、光等其他非生物因素也影响着生物的 和 。 9.在长期的 过程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在 与 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10.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能减少水的 ;绿色肥厚的茎,不仅能贮存大量的 ,还能进11.生物在 环境的同时,也能够 环境。如 有“活犁耙”和“天然肥料加工厂”的美称。 12.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 循环和 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 。例如, 13.生态系统由 和生物部分构成,生物部分包括 者、 者和 者。其中, 者主要是植物, 者主要是动物, 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14.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获得 和 。 15.分解者能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 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 和 。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物又能回归到环境中,供 循环利用,所以分解者也是 中不可或缺的生物成分。 16.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不是 的,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 关系。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一、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1.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包括哪些? 二、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2.水对鼠妇分布有什么影响? 3.哪些生态因素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4.苹果、梨、桃不适合在热带地区栽培,是什么原因? 5.长期生活在平原的人去高原时往往会出现头疼、胸闷等反应,原因是什么 6.莲的那些结构特点适应水环境?莲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5.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6.生态系统中的各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它们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训练案】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水是所有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 (2)生物的分布不受温度的影响。( ) (3)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氧气。( ) (4)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 ) (5)一片草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 2.生物的生存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沙漠里植物稀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 B.温度 C.空气 D.光照 3.大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洞穴。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土壤 4.走进中华麋鹿园风景区,看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