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林寺桃花 统编版小语三年级下册 初读古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白居易 生平: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称号:有“诗魔”之称。 著作: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简介作者 知识配对 李白 李贺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读出古韵 读出古韵 人间:指庐山下的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 山寺:指大林寺。 长恨:常常惋惜。 春归:春天结束了。 不知:岂料,想不到。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 释 理解诗意 在人间四月里,山下的花儿都已凋零,而庐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常惋惜春光逝去之后,再也无处寻觅,却想不到它已经转到这里来了。 理解诗意 吟咏古诗 相传白居易写这首《大林寺桃花》之前,曾担任朝廷重臣,由于得罪了权贵,被贬江州,担任一个很小的职务———司马。因此,他心情郁闷,一日与友人登庐山游大林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小诗。 写作背景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的人生态度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体会心情 课堂小结 古诗分类 (1)桃之夭夭,灼[zhuó]灼其华 。 ———《诗经》 (2)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周朴《桃花》 (3)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苏轼《送别诗》 (4)补充资料: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讲述了东晋时,武陵有一渔人在溪中捕鱼,忽然进入桃花林,树林尽头有山,山有小口。从山口进入,遇到一个与外界隔绝的桃花源,里面的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桃花源”成了令人神往的理想世界。 拓展知识 小组交流,完成练习。 以上诗句中,描写大好春光的是 。 形容美丽女子的是 。 表达理想世界的是 。 桃花文化 1.背诵并默写《大林寺桃花》。 2.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大意。 布置作业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