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3133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学课件(共31张PPT+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417519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七年级,历史,初中,2024,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1)通过良渚、陶寺遗址,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理解禅让制的含义。(历史解释) (3)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遗址 三、远古的传说 炎帝(右)、黄帝(左)雕像 一、早期国家 和文明的起源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考古学上的标准: 城市出现 政治文明的标准: 国家出现 精神文明的标准: 文字出现 物质文明的标准: 金属工具 思考: 判断“文明” 的标志有哪些?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部落战争) 早期城市 人口增长向区域中心集中 对内统治 形成政府军队等强制机关 统治阶级(掌握政治、经济、军事、祭祀权力的王) 阶级产生 贫富分化 加剧 私有制产生 早期国家产生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 重要标志 剩余产品出现 生产力发展 对外战争 被统治阶级 被征服者 (阶级矛盾) 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狩猎 畜牧 采集 种植 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 女神像 早期国家呈现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 牛河梁遗址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距今约5800—5000年。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 二、良渚古城 与陶寺古城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遗址 (一)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示意图 1.时间: 2.地点: 距今约5300-4300年 浙江余杭 3.古城概况: ①古城:宫殿区、内城和外城,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 ②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 ③内城:高台、大型广场、高等级建筑物、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 城市发达、兴建大型工程都反映了良渚文化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遗址 良渚博物院展示的现代稻谷(左)和良渚遗址出土炭化稻谷(右) 农业: (一)良渚古城 农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遗址 4.墓葬: (一)良渚古城 随葬品数量的差别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良渚古城遗址中的不同墓葬规格的随葬品 (根据出土文物和姜军《良渚文化综述》整理) 高等级的墓随葬大量玉礼器 第二等级以随葬少量玉礼器和部分陶器为代表。 第三等级仅以少量陶器和石器随葬。 低等级为无随葬品的殉葬墓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遗址 相关史事:良渚文化的玉器上普遍刻画一种神人兽面纹,其主体由天空中飞翔的神兽和骑在神兽身上的羽冠神人形象组成,在神人、神兽的周边还有飞鸟。考古发现表明,各地良渚文化玉器上刻画的神人兽面纹的各类元素相当统一。因此,神人兽面纹也被称为良渚文化的“神徽”这反映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信仰体系。 良渚文化玉琮 良渚文化玉器及神人兽面纹 良渚文化玉钺 良渚文化玉璧及刻画符号 (一)良渚古城 5.玉器: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遗址 (二)陶寺遗址 1.时间: 2.地点: 距今约4300-4000年 山西襄汾 面积达280万平方米 3.城市建筑: ①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 ②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及陶质的建筑材料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遗址 (二)陶寺遗址 4.墓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