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课题 综合性学习:举办文化瑰宝班级推介会 教 材 分 析 1.文本分析: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写过节的过程和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本课结合单元内容,将传统节日拓展为传统文化,来开展综合性学习。 2.学习内容: 识字与写字:认识“税”等7个二类字。 阅读与鉴赏: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表达与交流: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多渠道学习语文的意识。 梳理与探究:搜集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丰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关系构建:三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是本套教材中首次出现综合性学习栏目统编教材中,综合性学习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是三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下“轻扣诗歌大门”、五下“遨游汉字王国”、六下“难忘小学生活”。 3.资源拓展: 拓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第二册《文化久流传》。 学 情 分 析 维度已知未知困难障碍突破措施 知识经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知道一些传统的节日,并且了解其中的一些节日习俗。学生是否能够与已学字词相区分,是否能够将生字工整的书写在田字格中。 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是本单元的难点。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 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都亲身经历了一些中华传统节日并且参与其中。学生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入。 策略经验中华传统节日,学生在自身经历的基础上基本了解传统节日的内容,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含义,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学生能否学习文中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清楚。 学 习 目 标 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习俗。 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通过搜集资料、自己创作,拓展学习并整理自己感兴趣的、具有标志性传统文化内涵的其它材料。 4. 在合作中完成小组的传统文化布展区,筹备文化瑰宝班级推介会展(现场展评等),制成推介会宣传手册,参加学校的班级文化巡展推介活动。 评价任务1: 知道如何在小组合作中开展综合性学习:运用问长辈、读书、看影片等方法搜集资料,运用表格、图片等方法记录资料。能介绍自己搜集的其他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料。 评价任务2: 能写清楚过节的习俗及一家人一起过节的过程。 评价任务3: 能通过归类、画思维导图、写文章、形成图册等方式,整理自己感兴趣的、具有标志性传统文化内涵的其他材料。 评价任务4: 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小组的传统文化布展区,并作有效推介。 课时 驱动 任务 文化瑰宝班级推介会:争做最强文化推荐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瑰宝熠熠生辉。学校举办“争做文化最强推荐人———中华文化瑰宝推介会”活动,使用表格、导图、时间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