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3686

7.习作指导课:《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1)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323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习作,指导,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 cover
单元整理课教学设计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本单元课文学习结束后,教材安排对前一阶段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展示活动有两项任务,第一项是个人学习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节日里发生的故事,引导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从而促进他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第二项成果展示重在集体合作,教材中的四个泡泡列举了一些展示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可以通过做月饼、写春联、朗读古诗、讲述包棕子的方法等方式展示活动成果。之后对展示交流提出了要求,展示成果时本组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最后还要评一评哪个小组活动开展得好。 教材这样安排,旨在通过为期两周左右的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人际交往等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内容分析: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维度已知未知困难障碍突破措施知识经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知道一些传统的节日,并且了解其中的一些节日习俗。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但是不了解习俗蕴含的含义。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学生可能说不清楚。 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都亲身经历了一些中华传统节日并且参与其中。学生虽然亲身经历了一些传统节日,但对于节日的日期农历、公历区分不开。策略经验中华传统节日,学生在自身经历的基础上基本了解传统节日的内容,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含义,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学生不能准确学习文中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清楚。 第一课时 环节 学教活动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一、趣味导入,创设情境。 1.小游戏:传统节日猜猜猜 出示有关传统节日的图片。 根据图片上的信息,你能猜出这是哪一个传统节日吗? 明确本阶段任务。 本次成果展示活动分为两类:个人成果展和小组成果展,今天这节课就来汇报一下大家个人的实践收获。 环节二: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活动一:明确习作要求 出示习作要求: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自行选择一个传统节日,选择性地按照提示进行交流。 提示: 我最难忘的传统节日是_____,在这一天,我们_____(如何过节)。 我最难忘的传统节日是_____,那一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_____(什么事)。 点拨:这件事应该和传统节日密切相关。 活动二:有序介绍,写清过节过程。 我们在过节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多个活动,怎么把过程写清楚呢?学生讨论交流,总结方法。 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写。 出示例文,文章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按顺序写清了过节的过程。 2.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如何把这些习俗活动写清楚呢?读例文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活动?是如何把这些活动写清楚的? 例文展示。 交流要点1:例文分别围绕“包饺子”“放烟花”这两个活动,写清楚了过除夕的过程。 交流要点2:围绕“包饺子”这个活动,例文介绍了包饺子时的几个步骤;围绕“放烟花”,则介绍了烟花的不同种类。 点拨:我们可以每一个自然段写一个活动,每一个自然段都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活动三:回忆故事,写清体验 如果我们要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一个故事,怎么写才能把它写清楚呢?先想一想,这件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