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至第八单元)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考点1 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一约公元前2070年)的阶段特征 政治上: 经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 经济上: 生产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文化上: 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 考点2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演进 1.形成时期--夏朝 夏朝初步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标志着我国从氏族社会进 入奴隶制社会。 2.发展时期--商朝 商朝疆域扩大,奴隶制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社会经济繁,农业、畜牧业获得初步发展,青铜器制造业成就突出,形成了成熟的文字一甲骨文。 3.繁荣时期--西周 西周建立了完整的统治体系,分封制和井田制不断发展、完善,农业、手工业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奴隶社会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 4.瓦解时期--春秋 春秋时期,铁器和耕牛的使用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并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中国奴隶社会制度瓦解。 考点3 秦汉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政治上,专制集权制度创立与巩固。 (1)秦朝创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 (2)汉朝颁市推恩令、削弱丞相权力、地方设刺史,逐渐形成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 2.经济上,采取巩固统一措施与经济集权主义。 (1)秦朝统一车轨、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和直道。 (2)汉朝改革币制、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 3.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1)秦朝实行严刑峻法、焚书坑儒。 (2)汉武帝尊崇儒术。 考点4 统治思想的演变 1.商朝的天命思想 (1)中国古代的天命思想是当时生产力落后和人们敬畏大自然的产物。 (2)商朝时期,天命思想盛行,商朝人作重大决策时都要占卜天命,巫师成为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力量。 2.周朝的宗法思想 周朝以宗法血缘作为分配和继承政治权力的依据,宗法思想盛,形成了严格的贵族等级序列,中国社会从对神的崇拜转化为对祖的崇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战国至秦朝的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主张富国强兵、以法治国、专制集权,适应了战国时期列纷争的社会现实,受到各个诸侯国统治者的推崇。秦朝推崇法家想,却二世而亡,引发了人们对法家思想的反思。 4.汉代的儒家思想 (1)西汉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家思想体系 (2)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对中国乃至东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考点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趋势 1.民族交融的趋势 蜀国诸葛亮发展同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吴国当地居民同汉族开发江南,东汉以来少数民族内迁,以及十六国混战客观上都促进了民族交融,为隋朝统一提供了条件。 2.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社会生产屡遭破坏,而江南地区相对稳定。从西晋末年起,直到南北朝,北方大批农民为躲避战祸,纷纷南迁,为南方的农业生产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他们同南方汉族人民以及从山区迁出定居的少数民族一起,推动了江南的开发。江南经济的较大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为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和全国的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3.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这其中有局部统一的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前秦、北魏、北周对北方的三次统一。 考点2 从汉至唐的制度沿革 选官制度 中枢机构 赋税制度 汉朝 : 察举制(注重品德) 中外朝制度 编户制度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 三省制形成 租调制 隋唐: 科举制(注重才能) 三省六部制 租庸调制、两税法 整体发展趋势: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