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6224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教学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94830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 cover
(课件网) 第 16 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一、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三、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重点难点】 重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难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性质和特点。 【课标解读】 1、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及特点 2、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课标要求】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19C末20C初 一战后 二战后 思考: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发展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兴起与发展 一战后:动摇/时代下的高涨 二战后:瓦解/最终的胜利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走向崩溃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及华夫脱运动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民族运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 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 材料 一战期间和战后,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提高了。一方面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他顾,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扩大了,力量增强了,贫苦农民的境况更加恶化,整个被压迫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了。 ———王助民《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1415-1990)》 材料 1919年初,梁启超到欧洲游历,此时的欧洲一片战后的荒凉景象,贫富分化和劳资矛盾尖锐。他描述到“全社会的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 ”。 “西方文明已经破产 ”。 ———梁启超《欧洲心影录》 ①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 世界殖民主义体系受到严重冲击。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思考归纳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③一战期间 ,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 民族自决原则成为指导殖民地人民斗争的武器。(思想基础) ④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印度、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原因(4) (二)表现 1.东亚: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2.东南亚: ①印度尼西亚反对荷兰殖民统治, ②越南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3.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导入:阿富汗)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4.南亚: ①1924: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誓师北伐 参加国民党一大的部分共产党员 (三)印度尼西亚 1.第一次武装起义 扩展到全国多个地区 ①时间: 1926-1927年 ②党派: 印尼共产党 ③参与者: 工人和农民 ④范围: 被镇压 ⑤结果: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2.不合作政策 ⑤结果: ①时间: 1927年 ②人物: 苏加诺 ③党派: 印尼民族党 ④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印尼国父”苏加诺 领导力量特点:既有无产阶级政党也有资产阶级政党。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1920年5月成立。前身是1914年建立的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1920年改名为“东印度共产主义联盟”,1924年定名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1926年领导了印尼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荷兰殖民主义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转入地下。 苏加诺 1927年7月,组织印度尼西亚民族联盟。1928年3月将印度尼西亚民族联盟改组为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并任主席,试图通过“不合作”方式争争取民族独立。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中,曾两次被捕,1932年获释后参加印度尼西亚党,任主席。 1869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