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8654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课件(共60张PPT)

日期:2025-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813104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中华优秀文化宣传手册 第二章:科技贡献我来赞 第一章:节日习俗我来说 第三章:文化遗产我来赏 第四章:传统文化我弘扬 节日习俗我来说 《古诗三首》 任务一:书声琅琅,寻找节日符号 元日 [宋]王安石 解题 元日 ①[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①一个世纪的第一年 ———元年 ②一年的第一个月 ———元月 ③一年的第一个月圆夜 —元夜 元宵 读诗 / / / / 寻味 人们在正月初一 。 放爆竹、 换桃符 饮屠苏、 诗里提到了哪些春节习俗? 千门万户曈曈日 ③[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这天天气怎么样? 任务一:暖意融融,共享团圆喜悦 爆竹声中一岁除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 现在的人春节期间喝的是什么 古人呢 屠苏酒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春风送暖入屠苏 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 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④[新桃换旧符] 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家每户每年都换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宋]陆游 桃符频换句难新, 休对春风诉旧贫。———[宋]薛嵎 谁家不换桃符句, 比屋相闻竹爆声。———[宋]朱南杰 说习俗 吃年夜饭 放鞭炮 贴春联 发压岁钱 团圆 此诗写于王安石拜相并实施新政之时。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他想让国家更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他希望改革能像这春风一样吹进千家万户,能像这朝阳一样照耀千门万户。 王安石 (1021—1086) 春风得意、 踌躇满志 背诵古诗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翠,雨水较多。 《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任务一:我和古人一起诵清明 初读:读准字音。 再读:读出节奏。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hún jiǔ mù 任务二:我和古人一起过清明 结合注释,找出诗中提到的清明节习俗,和同桌交流。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扫墓 魂指情绪、心情; 断魂就是心情惆怅。 为什么路上的行人失魂落魄 李白乘舟将欲行 ①欲望,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②想要,希望; ③需要; ④将要,表示动作就要开始。 路上行人欲断魂 欲 将要 断魂 行人: 行旅之人, 漂泊在外的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毛毛细雨纷纷扬扬飘落下来,路上的行旅人个个失魂落魄。 往日清明,“我”和 家人在一起 ____;今日清明,“我”孤身一人走在这纷纷扬扬的雨中,____。 jiǔ 酒 酒,会意兼形声字。“酉”,在甲骨文中是双耳尖底瓶的象形,是古时候人们用来酿酒、装酒的器具。“酉”字中间的横,就是瓶子中装的酒。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借问村。 打听,询问 遥指 指向远处 清明节时古人要喝酒,代表中华民族重友亲善,缅怀亲人,慢慢就有了酒文化。诗人喝酒,激发灵感,喷发想象,也会佳作倍出。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扫墓 ———踏青 ———放风筝 你从下边的诗句中读出了清明节的什么习俗? 拓展:不一样的清明节 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