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8655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 古诗三首 课件(共53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98598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 cover
第三单元 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古诗三首 9 自读3首古诗,借助每首诗的第一个注释,了解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元 日》 《清 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 节 清明节 重阳节 元 日 [宋]王安石 古诗学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诵诗句,有节奏。 3、抓字眼,明诗意。 4、入意境,悟诗情。 1、知诗人,解诗题。 2、诵诗句,有节奏。 3、抓字眼,明诗意。 4、入意境,悟诗情。 作者简介 (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曾任宰相等职。“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了不少深刻反映百姓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王安石 元 日 [宋]王安石 ①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注释 ① 春节 古诗学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诵诗句,有节奏。 3、抓字眼,明诗意。 4、入意境,悟诗情。 1、知诗人,解诗题。 2、诵诗句,有节奏。 3、抓字眼,明诗意。 4、入意境,悟诗情。 新旧 爆竹 屠苏 桃符 点灯笼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tónɡ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再读古诗,注意节奏。 / / / / / / / / 古诗学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诵诗句,有节奏。 3、抓字眼,明诗意。 4、入意境,悟诗情。 1、知诗人,解诗题。 2、诵诗句,有节奏。 3、抓字眼,明诗意。 4、入意境,悟诗情。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新桃换旧符]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 爆竹声中一岁除, “除”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4种,你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 1.去掉。2.不计算在内。 3.数学中的一种运算。 4.授(予官职)。5.姓。6.台阶。 去掉 屠苏草 屠苏酒 屠苏草泡的酒,据说饮此酒可以避瘟疫。 千门万户曈曈日,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桃 符 春 联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读一读,听一听,看一看,说说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读整首诗,我仿佛听到了_____,闻到了_____,看到了_____。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春节的_____。 古诗学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诵诗句,有节奏。 3、抓字眼,明诗意。 4、入意境,悟诗情。 1、知诗人,解诗题。 2、诵诗句,有节奏。 3、抓字眼,明诗意。 4、入意境,悟诗情。 写作背景 《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任宰相后不久写的,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新政。时值春节,人们燃鞭炮、饮屠苏、贴桃符,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对来年的美好祈盼中。诗人见此情景,有感而发,渴望除旧革新,将新政改革带来的温暖送入千家万户。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里描写的节日情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热闹喜庆 万象更新 光明美好 再次读古诗,诵出王安石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背诵古诗。 以前的人们在过其它节日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法迁移,自学另外两首古诗。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知诗人,解诗题。 2、诵诗句,有节奏。 3、抓字眼,明诗意。 4、入意境,悟诗情。 清 明 [唐] 杜牧 唐代诗人, 诗以七绝最为出色。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