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文10 竹节人 六年级语文 上册 谁知道下面是什么玩具? 范锡林,1950 年生于江苏无锡,是中国现代作家。1968 年插队务农时开启创作,1990 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他著有《避邪铜钱》等 20 多种专集,作品 300 多万字,部分被译介到日本。其作品多次获奖,近年专注武侠童话创作,被誉为 “武侠童话领军人物” 。 作者简介 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说说文章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初读课文 豁开 疙瘩 冰棍 橡皮 雕塑 跺脚 颓然 沮丧 趴下 抽屉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初读课文 豁开 疙瘩 冰棍 橡皮 雕塑 跺脚 颓然 沮丧 趴下 抽屉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huō ɡē dɑ ɡùn xiànɡ diāo duò tuí jǔ sànɡ pā tì lǐn lǐn cái chóu 我会读 lǐn cái chóu gē da gùn diāo duò sàng tuí jǔ 拼音开关 xiàng tì pā 学写字 书写指导 tuí 左边“秃”字最后一笔要变为横折提,避让右边的“页”。 书写指导 cái 左下角是“衣”,要写得小一点儿,最后一笔要变为点。 根据下列划分标准,写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表示) 脉络梳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任务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细读相关段落,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想一想,“乐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制作之乐 玩耍之乐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回忆了作者小时候自制玩具的乐趣和经历,展现了那个年代孩子们丰富的创造力和简单的快乐。作者提到,那个年代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只要有人制作出新鲜有趣的玩意儿,很快就能在全班甚至全校流行起来。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兴趣,也体现了他们之间互相模仿和学习的精神。 “风靡”形容某事物在一个群体中迅速流行和广泛传播。这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自制玩具在孩子们中间迅速传播的现象。通过“风靡”,作者不仅突出了这些自制玩具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还传达了一种集体参与和共享的快乐。 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突出了这些玩具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句话不仅展现了孩子们对新奇事物的强烈兴趣,还体现了他们之间互相模仿和学习的精神。 竹节人制作指南 材料 工具 制作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注意事项 毛笔杆、结实的线 锯、钻孔工具 把毛笔杆锯成约一寸长的一截 在上面钻一对小眼 再锯八截短的当四肢 用结实的线穿在一起 锯的时候要小心笔杆崩裂 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这句话是制作竹节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提示,强调了锯竹节时的注意事项。通过“锯的时候要小心”,作者提醒读者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谨慎;通过“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则突出了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导致的后果。 作者通过详细的描写,展现了竹节人的制作过程,表达了对童年游戏的怀念和对创造力的赞美。例如,“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详细介绍了竹节人身体部分的制作方法,唤起了读者对自制玩具的回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则强调了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体现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认真和专注。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我”真的把毛笔弄丢了吗?“我”为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