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8849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练习--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415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社会生活,统编,必修,选择性,2019,高二
  • cover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练习 一、单选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中央防治地方病领导组以及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卫生机构先后成立。此后,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也建立了相应的卫生防疫机构,逐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这主要缘于( ) A.医疗技术不断取得进步 B.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C.国家注重保障人民健康 D.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2.1965年,全国各大城市医院发动人员组建巡回医疗队,指导农村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救治身患疑难杂症的农村居民。此外,在巡回医疗中,医疗队还结合爱国卫生运动,进行普及卫生常识、破除封建迷信、改善水井设施、加强粪便管理等工作。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农村医务人员大量涌现 B.城市医疗资源出现富余 C.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立 D.医疗机构服务职能扩大 3.二战后,德国逐渐形成如下看病流程:病人先到全科医生的诊所就医,如果医生认为有必要,再转至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完毕后,或转至康复机构和护理机构,或由病人的全科医生负责接回进行术后治疗。据此可知,当代德国( ) A.建立了较高效的医疗分诊制度 B.民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C.实现了医疗保障服务的全覆盖 D.基层医疗水平显著提升 4.如表所示为“六五”至“九五”期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规划要点。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 ) 时期 时间 政策要点 “六五” 1981———1985年 医疗卫生城乡兼顾、中西结合;发展健康、科学医药工业 “七五” 1986———1990年 加强重点医院建设;发展中医事业及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八五” 1991———1995年 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健全预防保健机构 “九五” 1996———2000年 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健全医疗保健制度 A.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主导 B.持续发展并不断的完善 C.逐渐向系统化医疗制度迈进 D.已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出卫生工作要“面向工农兵”的方针,在广大农村、城市街区和工矿企业普遍建立起基层卫生组织,以及各种专业防疫机构和防疫队伍。同时,全国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新中国上述卫生防疫举措体现了( ) A.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 B.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 C.人民生活状况根本性改善 D.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成熟 6.“多喝热水”是国人的一个口头禅。民国政府开展新生活运动便大力倡导喝热水。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全面加强“喝热水”、“喝开水”的宣传和推广。如图是建国后农村宣传“多喝热水”的宣传画,该画信息可印证当时( ) A.国家重视农村卫生状况改善 B.民众缺医少药问题愈发突出 C.农民投身经济建设热情高涨 D.中医药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 7.截至2024年3月,河北省81家省级三甲医院与204家县级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三级医院共向县级医院派出737人开展驻点帮扶,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卫生技术297项,涵盖县级医院所有学科领域。省级医疗资源的下沉和共享( ) A.体现科技进步助力远程医疗 B.推进了健康中国建设 C.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D.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8.如图所示是我国2016—2020年卫生技术人员人数统计(单位:万人)。这反映出我国( ) 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 B.医疗卫生行业综合配套产业完善 C.医疗卫生水平领先世界 D.卫生保障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 9.到1952年底,威胁我国人民生命与健康的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以及肺结核、黑热病和血吸虫病,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长期威胁母婴生命的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也因为大力推广新法接生而得到根本遏制。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 A.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意识的增强 B.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C.全民医疗保健制度的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