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1105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单元整体教学习题课件(10课时打包)

日期:2025-04-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543424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四,活在,法治,社会,整体
    (课件网) 热点关注 材料一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法院、莆田 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黄某霖生 产、销售假药,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生 产、销售假药罪。黄某霖认罪认罚。据此,以 生产、销售假药罪判处被告人黄某霖有期徒刑 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一百万元。 材料二 余华英为谋取非法利益,多次拐卖儿 童共计17名,造成12个家庭骨肉分离,亲情 断裂,有的父母为寻找子女多年颠沛流离,抑 郁而终。2024年10月25日,贵州省贵阳市中 级人民法院对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 的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一案一审公开 宣判: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余华英因犯下的罪行依据刑法被判处死刑,这 是她应得的惩罚。 热点精练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一2题。 1.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 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 应该怎样做。法律为人们是不实施某种行 为提供了方向指引。这说明我国法律具有 的作用是 ( B A.制裁 B.规范 C.保护 D.强制 2.法律如影随形,伴随我们的一生。以下关于 法律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②法律是调整社会关 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③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④法律仅靠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 3.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 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 ②死刑为主刑,剥夺政治权利为附加刑 ③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 裁 ④犯罪害人害己害社会,我们应自觉远 离犯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请你结合材料二,运用犯罪基本特征的知 识,对余华英拐卖人口罪进行分析。 答:①“多次拐卖儿童共计17名,造成12个家庭骨 肉分离,亲情断裂,有的父母为寻找子女多年颠沛 流离,抑郁而终。”余华英拐卖人口,手段恶劣,造成 后果严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余华英因犯 下的罪行依据刑法被判处死刑”,余华英拐卖人口 违反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③“被判处死刑”,余华 英拐卖人口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一6题。 5.材料中黄某霖、余华英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 行为? 答:严重违法行为或刑事违法性行为或犯罪行为。(课件网) 新知构建 违法无小事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法不可违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①法律、法规、规章,应受②惩罚 行为。通常分为③民事违法行为、④行政违法行为和 认识违 ⑤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法行为 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⑥责任。只要是违法行为,都具有 社会⑦危害性 知识拓展 1.法律的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法律重要的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在 于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合法地参与社会生活 2.行政违法 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违法行为。 共包括两种情况:(1)职务过错,即国家公务人 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这类失职行为使国家利 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但还没达到渎职 罪的程度。(2)行政过错,即公民、法人或其他 组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例如,司机违 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行政 违法在许多情况下,专指行政过错,主张把职 务过错称为纪律违法。 夯基础 1.咸宁通山网安大队发现,有一条称湖北通山 某工地被打死打伤几十人的短视频出现在 抖音平台和微信群中,引起了大量网民围观 和恶意评论。南林桥派出所接警后,迅速开 展调查取证,成功处置了该起散布谣言扰乱 公共秩序案,行政拘留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