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71199

1.2《离骚》课件(共49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2097374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离骚,课件,4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导 入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风,与之相提并论的《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风。 后人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 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文人也叫骚客、骚人。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辞》中的名篇《离骚》。 亮 标 1. 了解屈原生平及“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掌握楚辞的文学常识。 2. 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提高初步鉴赏、评价古诗的能力。 3. 品味鉴赏诗句中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 感知屈原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贵族出身 他是个一个落寞的贵族,他是被祖国遗弃的孤儿,是怀才不遇的才子,常怀悲愤,又常有希望。 长相俊美 才华横溢 遭人妒忌 忧国忧民 两次流放 自投汨罗而死 作者简介 出身贵族 学识渊博 辅佐怀王 变法图强 信而被疑 忠而被谤 辗转沅湘 自沉罗江 《史记 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王怒而疏屈平。 屈原既绌……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作者简介 主要作品 他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招魂》、《九章》等不朽诗篇。其中,《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楚辞的代表作。 《离骚》———叙述了屈原的家世出身和政治理想,倾吐了诗人的爱国信念和苦闷心情。 《九歌》———由《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11篇組成,吸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写成的祭神组曲。 《九章》———由《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9篇组成,写屈原被放逐的经历、处境和悲愤心情。 《天问》———全篇由四言的疑问组成,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古代史事提出了百多个问题,表现屈原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主要作品 楚辞 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 《楚辞》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后世诗歌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解 题 “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受忧愁)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 离忧也。离,犹罹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 ———班固《离骚赞序》 “离,别也;骚,愁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